什么是“身体的原点”——同于平先生商榷
本文关键词:什么是“身体的原点”——同于平先生商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尽管有人《懒得“商榷”》,却依然不惜文字搅浑水,乱套概念,让人不知所云。不过,其意图还是明显的,就是往他人身上泼污水。再看某人前文《需要自省的舞蹈创作观念》,本论小型舞蹈创作,却无端地提出什么是身体的原点,其意图亦是如此。从来未见某人研究或提出过什么“身体原点”的理论或主张,怎么在谈到小型舞蹈创作观念时拉扯上这些?显然,他是在批判“返回身体原点”的理论,指向很明确,即是“认为从古典芭蕾到现代舞,人们所经历的‘舞蹈的扬弃’是从女性的身体、男性的身体直到性倒错的身体;因而主张返回身体的原点”这么一种论述,而这正是直指本人博士论文基本框架和基本观点。在他那篇短文中插入这么一段批判“返回身体原点”的文字,不就是要和后文所谓舞蹈创作中“身体化的原则”相呼应,视其为“身体裸露”现象和“身体写作”的理论根源而加以批判吗?为了避免某人混淆视听,本人才做出回应,即这篇《什么是身体的原点》,与其商榷。无奈,因《舞蹈》杂志版面所限,发表时最后一部分全被删除。现全文刊出,让读者一辨。《什么是身体的原点》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指出《需要自省的舞蹈创作观念》一文中几处知识性错误,有些概念错置与误读,张冠李戴,不见文献出处,即学界通常所言之“硬伤”;第二部分,重引本人关于“返回身体的原点”之论述,并加说明,避免被某人偷换概念,说成是所谓的“和女性的生殖系统相关”,亦防止现代舞蹈家们为返回艺术本原所作的探索与努力被庸俗化;第三部分,对某些论断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简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文化”的创造与发展问题提出不同观点;第四部分,纠正某人在引用本人所使用的某些概念时出现的错误,避免本人从性别角度对芭蕾舞、现代舞、后现代舞“身体体现变异”的研究与“重返身体原点”的学术观点被人曲解。学术上有不同观点很正常,进行商榷也很正常,而且应该是严肃的。但某人“懒得商榷”,却“自说自话”近乎梦呓,不进行正面讨论,而东拉西扯,抬高自己,打击别人,甚至不惜人身攻击。这种“学术”风气的出现,真是一种悲哀。另外,《懒得“商榷”》一文断言:“在约翰?马丁对邓肯的评述中,‘返回身体的原点’被译为‘人体还原论’”,是这样的么?不知某人读过原文否,为什么每到关键处,都不注明文献出处?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
【关键词】: 西方现代舞 舞蹈家 现代舞蹈 创作观念 古典芭蕾 舞蹈创作 芭蕾舞 身体语言 舞蹈艺术 舞蹈动作
【分类号】:J704
【正文快照】: 一2005年第6期《舞蹈》发表了于平先生题为《需要自省的舞蹈创作观念》一文,自称对“小型舞蹈创作观念”进行讨论,可在“灵性的舞蹈与暧昧的身体”一节,突然离开对小型舞蹈创作观念的讨论,批评与质疑起“返回身体原点”的主张。其曰:已往研读欧美现代舞的主张,看到一种很怪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一;;抓住并且创造一瞬间 克里斯·纳什[J];大美术;2006年12期
2 刘青弋;;魏格曼 用脚欢笑,用手哭泣[J];舞蹈;2010年06期
3 ;他们用躯体说话——《第四届中国北京现代舞展演》后记[J];文化月刊;2002年13期
4 张瑞荣;;玛莎·格雷厄姆——现代舞蹈的奠基人[J];世界博览;1988年12期
5 王晓蓝;;美国先锋艺术家特怀拉·萨普——第一位越界现代舞和芭蕾舞编导[J];舞蹈;2010年04期
6 车兆和;以色列“现代舞蹈之母”──萨拉·莱维—塔奈[J];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01期
7 刘青弋;;大师辞世 斗转星移——当今现代舞发展趋势分析[J];舞蹈;2009年12期
8 章琳;;浅谈中国舞蹈的美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4期
9 谢云辉;邹聪终;;旅美舞蹈家沈伟 编舞获得“天才奖”[J];老年人;2008年02期
10 欧建平;;节奏:生命的动力和发端——看日本“共振”现代舞蹈团的访华公演[J];文化月刊;199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克军;;舞蹈的养生功能[A];弘扬中华养生文化 共享健康新生活——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陈代康;;舞蹈的审美与健康价值[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3年
3 傅玉兰;;表情动作的心理诊断及舞蹈心理医疗[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4 刘群杰;王淑香;;开发中枢神经对舞蹈的主动支配意识[A];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十周年会庆暨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韩维鸣;;中国儿童舞蹈二十年的发展与现状[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李永琦;;艺术感悟与社会责任——儿童舞蹈创编者的心路历程[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沈福伟;;元代爱薛事迹新论[A];中外关系史论丛(第二辑)[C];1986年
8 刘敏;;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浅谈校外少儿舞蹈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王兴来;;如何比较东西方传统绘画的差异[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八——追寻的旋律[C];2003年
10 费方芳;房美红;;让娃娃舞动乡土文化——儿童舞《泥娃乐》的创编实践与体会[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文;美国现代舞大师中国授课[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云菲;愿千千万万“小孔雀”飞向蓝天[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李涛;春风又绿江南岸[N];中国艺术报;2007年
4 本报实习记者 葛伟;为公益事业而舞的“雪莲花”[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记者 侯晓娟;地区文联喜添四支“轻骑兵”[N];塔城报;2007年
6 李宝祥达·阿拉坦巴干邋乌国政;巴达玛:从牧羊姑娘到舞蹈家[N];光明日报;2007年
7 李蕊;中国第一代舞蹈家姚雅男:舞者无疆[N];中华新闻报;2007年
8 李海滔;大型古典舞剧《红楼梦》昨日在我市公演[N];承德日报;2007年
9 王燕萍;赵青 追求完美艺术的舞蹈家[N];西藏日报;2002年
10 记者 郭丹 通讯员 贺莉 实习生 向颖;州歌舞团喜庆50华诞[N];团结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云知;李绿园的创作观念及其《歧路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叶国辉;库塔克的音乐创作及其观念[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3 许志斌;武满彻中期作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4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5 王彬;苏联芭蕾编导与教学历史经验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赵起;后工业时代的想象天堂[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7 姜小鹏;论乔治·克拉姆音乐中的音色与织体[D];上海音乐学院;2004年
8 韦兵;论两种世界观对中国画论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9 梁爱民;小说观念与文化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亮;浅谈油画色彩与创作观念[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谢晓璐;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D];西南大学;2010年
3 张待纳;在人性的开掘中书写历史——张笑天历史题材创作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金晖;中国现代漆画创作观念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赵起;后工业化发展对科幻电影创作观念的影响[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6 黄述新;有岛武郎与鲁迅创作观念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7年
7 周冰;唐代的舞蹈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素珍;论少君的创作观念和他的网络文学[D];暨南大学;2008年
9 高宏丽;中国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变迁探析[D];河北大学;2003年
10 罗绮卫;从《月月小说》看中国清末小说转型[D];暨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什么是“身体的原点”——同于平先生商榷,,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23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8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