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铜雀伎》的创作法则
本文关键词:舞剧《铜雀伎》的创作法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舞剧《铜雀伎》是中国古典舞教育家、编舞家、理论家孙颖先生的遗作。这部作品集中体现了孙颖先生的艺术理念及艺术造诣。孙颖先生在编创舞剧的过程中,秉持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精神,将自己对中国古代舞蹈多年研究的成果融汇于有形可见的舞蹈艺术呈现中。他尊重历史的客观存在,试图将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中国古代舞蹈客观地复现。舞剧《铜雀伎》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汉魏时期的舞蹈风貌,主题揭露了不公平的社会际遇,对封建社会的弱势群体给予充分地同情,其艺术语言符合人物心理情感变化,真实反映人物性格,在艺术表达方面具有极高的准确性。本文从舞剧《铜雀伎》的艺术语言、人物形象塑造及艺术立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由于舞剧艺术语言的真实、人物形象品格的美好和编导悲天悯人的艺术情怀,使其清晰地呈现出"真""善""美"的艺术创作法则。同时,它所蕴含的"真""善""美"又是相互交织,交相辉映的:它的"真"中,透露着它的"美"与"善";它的"美",又是建立在它的"真"与它的"善"的基础上。这种可贵的艺术品格使舞剧《铜雀伎》呈现出灼灼生辉的艺术魅力。它在艺术创作上呈现出求真、塑美、至善的艺术境界,透露着中国民族舞剧在继《宝莲灯》《小刀会》《鱼美人》之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关键词】: 《铜雀伎》 艺术语言 人物形象 艺术情怀 真善美
【分类号】:J723
【正文快照】: 2008年秋天,由孙颖先生复排的大型中国古典舞舞剧《铜雀伎》在保利大厦上演。虽说是“复排”,但这一版导演在舞剧的情节设置、人物角色形象的塑造及语言的提炼上都进行了较大调整。舞剧《铜雀伎》先后有两个版本。第一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孙颖先生为中国歌剧舞剧院创编的。第二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岚;;身体表现力的发展与舞蹈美学兴起的契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2 田nI;;建构“传统”:中国古典舞的历史之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3 王海涛;;论戏曲与中国古典舞的关系——兼论“昆舞”的体系创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3期
4 王熙;;对构建当代中国古典舞话语体系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5 周野;;“破其形、扬其神”——中国古典舞身韵“身法步”在训练中的重要性[J];科技风;2015年14期
6 柳文杰;;舞蹈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贺翔;;从渔翁形象分析中国古典舞的审美旨趣[J];艺海;2015年03期
8 战扬;;试析中国古典舞身韵艺术表现力[J];音乐生活;2015年08期
9 黄磊;;古典舞身韵教学中“盘腕”组合动势审美分析[J];艺海;2015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泉;比赛中的中国古典舞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秦朗;试论古典舞女性角色的肢体表达[D];北京舞蹈学院;2014年
2 张杏;浅谈小型舞剧《烟花易冷》中舞蹈的表现形式[D];北京舞蹈学院;2014年
3 梁思思;从舞蹈《激楚》探寻楚舞的古典形态特征[D];北京舞蹈学院;2014年
4 赵晓蕾;知人论事[D];北京舞蹈学院;2014年
5 许婵;入华粟特人墓葬壁画图像研究及其舞蹈编创实践[D];西安音乐学院;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捷;郭娇;;我的“斯奴”我的“飞蓬”我们的《铜雀伎》[J];舞蹈;2009年06期
2 田nI;;孙颖与他的《铜雀伎》[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孙颖;赵士瑛;叶进;;“铜雀伎”密码——舞剧《铜雀伎》创作纪要[J];舞蹈;2009年05期
4 陈捷;;舞剧《铜雀伎》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J];艺海;2013年10期
5 朱晓峰;;论舞剧《铜雀伎》中郑飞蓬的角色塑造[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陈捷;;传统舞蹈作品的再生——谈舞剧《铜雀伎》中的鼓舞[J];音乐时空;2013年10期
7 史博;;一部舞剧的诞生史——新版《铜雀伎》创作日志[J];舞蹈;2009年04期
8 杨玉华;;从《铜雀伎》看中国古典舞剧创作成功的必要条件[J];大舞台;2009年04期
9 骆璋;舞剧《铜雀伎》的文化个性[J];文艺研究;1988年04期
10 ;[J];;年期
本文关键词:舞剧《铜雀伎》的创作法则,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17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49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