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先秦、秦汉军事乐舞简论

发布时间:2017-06-30 07:05

  本文关键词:先秦、秦汉军事乐舞简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中国的舞蹈艺术更产生于有文字的记载以前。先秦秦汉是我国包括乐舞在内的各门类艺术萌芽和初步发展时代,军事乐舞也不例外。从军事文化的角度探讨我国先秦秦汉时期军事乐舞的源起、流变、发展及其在军事实践中的运用,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我国古代军事乐舞的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随着其服务对象战争形态的变化,军事乐舞不断变幻其自身形式,由原始的徒手舞到执兵器的干戚舞,再到商周时代的大型战阵舞蹈——万舞,,秦汉时期则出现了吸取北方游牧文化,适应骑兵作战需要的鼓吹、横吹的形式。另一个则是向着宗庙乐舞转化,即军事乐舞被改造成为一种仪典用乐——雅乐舞,这即是我们说的军事乐舞的仪典化现象。以上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先秦秦汉时期军事乐舞的生存状态。军事乐舞的仪典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军事乐舞作为一门艺术自身由粗犷到精细,由具象到抽象的发展规律和统治者出于维护自己政治统治地位的需要着意推动的结果,后者是更为深刻的原因。该时期军事乐舞在军事斗争及军队国防建设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影响,诸如在军事操练、军仪祭拜、战阵指挥、激昂斗志、飨士劳军等等方面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军事乐舞的表演在军队中和战场上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完成对士兵的封建礼义和法制教育,以达到集中权力、加强纪律、令行禁止、提高战斗力的目的。同时,先秦秦汉时期的军事乐舞还以其独特的面貌在我国文化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它既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先秦秦汉 军事乐舞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J709.2
【目录】:
  • 摘要2-6
  • 引言6-7
  • 一、 军事乐舞的源起与发展7-29
  • (一) 原始战争乐舞的发生7-10
  • (二) 原始时代的武舞与军谣10-18
  • 1 原始时代的几种战争舞蹈10-13
  • 2 原始时代的战争歌谣13-15
  • 3 原始时代战争乐舞的代表--《咸池》舞15-18
  • (三) 军事乐舞的古典时代--夏商周时期18-22
  • 1 大型战阵乐舞--万舞的出现18-20
  • 2 军事乐舞向宗庙乐舞的转变20-22
  • (四) 秦汉时代的军事乐舞22-29
  • 1 鼓吹与横吹的兴起23-26
  • 2 秦汉时期的军舞26-29
  • 二、 军事乐舞的应用29-41
  • (一) 军仪祭拜,鼓乐鸣奏29-31
  • (二) 闻风而动,军事预警31-32
  • (三) 军事演练,战阵指挥32-34
  • (四) 励士慑敌,克敌致胜34-37
  • (五) 班师振旅,酬将飨士37-40
  • (六) 盛军容,示威重,崇尚武功40-41
  • 三、 军事乐舞的仪典化及其文化意义41-51
  • (一) 先秦秦汉时代军事乐舞的仪典化现象41-43
  • (二) 军事乐舞的文化意义43-47
  • (三) 军事乐舞的教育功能47-51
  • 余论51-54
  • 主要参考文献54-56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啸龙;《九歌·山鬼》研究辨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潘啸龙;《九歌》二《湘》“恋爱”说评议[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李金坤;;《楚辞》自然生态意识审美(下)[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白志勇;;《离骚》“民”字解[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马守君;试论屈原的人生观[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肖卓娅;;论祭祀诗反映的南北文化——以《诗经·周颂》《楚辞·九歌》为例[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7 李丽;;《湘夫人》中屈原理想与人格品质的隐曲呈现[J];长城;2011年06期

8 徐寿康;论“风”、“骚”的文化艺术传承[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9 叶当前;;《楚辞》经典离别诗句的诗学阐释及其影响[J];武陵学刊;2010年05期

10 刘树胜;《九歌》篇目诸说辩析[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怀荣;;“香草美人”与“双性同体”比较研究[A];东方丛刊(2002年第1辑 总第三十九辑)[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颜炼军;象征的漂移[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邹蓉;杂剧喜剧技巧史[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佘正松;中国边塞诗史论(先秦至隋唐)[D];四川大学;2005年

5 郭凤莲;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的形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喜贵;六朝羁旅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马里扬;北宋士大夫词研究[D];北京大学;2012年

8 李春霞;唐代怀乡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9 潘天波;汉代漆艺美学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华;稼轩词沉郁顿挫风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宪文;观赏竹在湖南城市绿地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3 彭雪琴;六朝诗歌中的服饰意象[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焦爱红;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九辩》的英译[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5 马相金;历史地理视角下的中国酒业经济及酒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白;“二湘”主旨、主人公身份研究史考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秀琴;“文学自觉”新辩[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任强;屈原《九章》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兆云;屈原赋秦代流传空间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魏永贵;哀怨起骚人[D];内蒙古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先秦、秦汉军事乐舞简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00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3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