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南涧彝族“跳菜”活动的形成、演进与传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10:00
本文关键词:大理南涧彝族“跳菜”活动的形成、演进与传承研究
【摘要】:“跳菜”是流行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的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彝族民间传统艺术,彝语称之为“吾多哈”,雅称“奉盘舞”,俗称“抬菜舞”,其表演形式为,引菜人和抬菜人从厨房到餐桌在音乐的伴奏下,起舞上菜,诙谐幽默的按棋子的布局摆菜。南涧跳菜起源于原始母系社会时期,盛行于唐朝民间。自1991年4月南涧乡土艺术家们将流传于民间的“宴席跳菜”搬上艺术舞台至今,南涧跳菜从民间办宴席上菜时跳的一种礼节性舞蹈发展成为云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代名词,成为南涧、大理乃至云南叫板世界民族艺术的重磅武器,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瑰宝和民族文化艺术的奇葩。跳菜“跳”出云南彝族魂。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跳菜,各种舞蹈动作都抒发了云南人民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手托金鼎”大跳的豪迈,展现了彝族雷厉风行的耿直;“喜鹊蹲窝”的实在,展现了彝族诙谐幽默的乐观;“苍蝇搓脚”的收放,展现了彝族伸缩自如的弹性;“双羊顶架”的对抗,展现了彝族敢于竞争的斗志;“仙猴攒食”的惊险,展现了彝族应对挑战的勇气;“五谷丰登”的隆重,展现了彝族喜迎丰收的欢乐。目前,跳菜分为“宴席跳菜”和“舞台跳菜”两种。其中音乐部分包括声乐(彝语方言)和器乐合奏,器乐中所使用的乐器有大号、大铜、九点、唤呐、海螺、大锣、小拔、板鼓等。2008年6月7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彝族跳菜”,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从民族学、传统体育学、文化学、社会学的角度深入研究南涧彝族“跳菜”的历史溯源、演进、种类、身体特征及组合进行研究,探求南涧彝族“跳菜”的体育功能价值,综合分析南涧彝族跳菜的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其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便人们更加了解南涧彝族“跳菜”,积极参与和传承这一项宝贵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跳菜 传承 起源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1章 前言9-10
- 第2章 选题依据和意义10-16
- 2.1 选题依据10-14
- 2.1.1 是促进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推广的需要10-11
- 2.1.2 是推进民族体育进入全民健身领域的需要11
- 2.1.3 是促进民族体育走进校园发展的需要11-12
- 2.1.4 是促进民族体育竞技化发展的需要12
- 2.1.5 促进民族体育的产业发展的需要12-13
- 2.1.6 是推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艺术融合的需要13-14
- 2.2 选题意义14-16
- 2.2.1 有助于保护和弘扬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14
- 2.2.2 提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力14
- 2.2.3 为促进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14
- 2.2.4 为促进大理南涧民族传统体育的产业发展提供政指导和决策依据14-16
- 第3章 文献综述16-22
- 3.1 国内研究现状16-21
- 3.1.1 国内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现状16-18
- 3.1.2 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18-19
- 3.1.3 有关大理南涧彝族“跳菜”活动的研究19-21
- 3.2 国外研究现状21-22
- 第4章 研究目标22-23
- 第5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3-24
- 5.1 研究对象23
- 5.2 研究方法23-24
- 5.2.1 文献资料法23
- 5.2.2 访谈法23
- 5.2.3 实地调查法23
- 5.2.4 综合分析法23-24
- 第6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4-53
- 6.1 南涧彝族的迁徙与发展情况24-26
- 6.1.1 南涧彝族的形成24-25
- 6.1.2 彝族的发展情况25-26
- 6.2 南涧彝族生存环境与民间习俗26-29
- 6.2.1 南涧彝族的生存环境26
- 6.2.2 南涧彝族的民间习俗26-29
- 6.3 南涧彝族跳菜活动的形成29-31
- 6.3.1 跳菜活动的由来29-30
- 6.3.2 跳菜活动的表现形式发30-31
- 6.4 南涧彝族跳菜活动的文化意蕴31-34
- 6.4.1 民族体育与舞蹈艺术的融合31-32
- 6.4.2 舞蹈艺术与民族传统饮食的文化的交融32
- 6.4.3 舞蹈艺术与民间礼仪的相融合32-33
- 6.4.4“跳菜”是南涧彝族神灵信仰的表现形式33
- 6.4.5“跳菜”是南涧彝族社会伦理和民族心理的直接表达33-34
- 6.5 南涧彝族跳菜的文化价值34-39
- 6.5.1 跳菜活动的艺术审美价值34-35
- 6.5.2 跳菜活动的传承价值35-36
- 6.5.3 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和谐的价值36-37
- 6.5.4“跳菜”活动的健身价值37
- 6.5.5“跳菜”活动的娱乐价值37-38
- 6.5.6“跳菜”活动的教育价值38
- 6.5.7 推动民族区域经济的发展38-39
- 6.6 南涧彝族“跳菜”活动中的体育文化特征39-43
- 6.6.1 独特的身体活动形式39
- 6.6.2 较大的运动强度39-40
- 6.6.3 较高的运动难度40-41
- 6.6.4 特殊的家族传承体系41-42
- 6.6.5 与歌舞相伴的运动表现形式42-43
- 6.6.6 独特的强身健体方式43
- 6.7 南涧彝族“跳菜”活动的演进与发展状况43-47
- 6.7.1 跳菜活动的现代变迁43-44
- 6.7.2 从村寨文化向社会文化的转变44-45
- 6.7.3 从民俗文化向舞台文化的转变45
- 6.7.4 从乡野习俗向现代饮食礼仪的演进45-46
- 6.7.5 从自娱活动向全民健身的转变46
- 6.7.6 从民间艺术向学校体育的转变46-47
- 6.7.7 从乡村表演向竞技形式的转变47
- 6.8 南涧彝族跳菜活动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7-49
- 6.8.1 资金不足成为制约南涧跳菜发展的瓶颈47-48
- 6.8.2 跳菜地域的局限性制约着该项目向外拓展和传播48
- 6.8.3 人力不足没有专业的跳菜队伍制约跳菜发展48
- 6.8.4“跳菜”传承后继乏人48-49
- 6.8.5 现代体育的冲击49
- 6.9 对促进南涧彝族“跳菜”活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49-53
- 6.9.1 强化政府支持力度49-50
- 6.9.2 利用各种传播媒体,,加大对跳菜活动的宣传力度50
- 6.9.3 重视人才培养,发挥传承人的作用,培养跳菜传承人50-51
- 6.9.4 深度完善南涧彝族“跳菜”传承人的保护制度51
- 6.9.5 更新观念,树立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观51-53
- 第7章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56-57
- 附录57-66
- 致谢6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左开菊;;大理南涧宴席跳菜探析[J];大众文艺;2014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庄秋斌;大理南涧彝族“跳菜”活动的形成、演进与传承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29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296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