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竞技性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统计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6-06-09 05:29

  本文关键词:健美操中有氧舞蹈、有氧踏板的项目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华中师范大学》 2012年

竞技性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统计分析与研究

赵静晓  

【摘要】:本研究以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6支参赛队伍成套动作从艺术、完成和成套编排方面进行分析,结合国际体操联合会制定的有氧踏板成套动作评分规则及编排要求,总结竞技性有氧踏板项目特点,分析得出竞技性有氧踏板的成套动作编排发展方向,为我国竞技性有氧踏板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据统计与比较研究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踏板使用、踏板步伐特点、场地与空间利用、队形变化、托举特点、过渡连接转换、音乐速度进行分析;完成从技术技巧、一致性进行分析比较;成套编排主要从安全有效、多样、动作搭配与连接合理等方面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1、托举动作及过渡与连接在竞技性有氧踏板的动作设计中还未引起大多数参赛队编排者的重视。 2、我国竞技性有氧踏板成套动作完成情况与完成最高分队伍相差不大,动作完成一致性上出现动作幅度和节奏的不一致。 3、从运动员对踏板器械使用的情况来看运动员动作与器械的结合有以下几种方式:动作脱离器械;一人一器械;双人使用同一器械;三人使用同一器械。在单个操化单元内2人次对同器械的运用次数较多,绝大多数参赛队伍在成套动作中编入同器械配合,在成套动作中大多出现2-3次。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831.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郝桂艺;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轻器械健美操艺术编排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谭吉升;健美操中有氧舞蹈、有氧踏板的项目特征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3年

3 刘绿争;武汉高校有氧踏板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慧,魏小雯;从战略着眼,提高我国艺术体操少年优秀选手个人成套动作的编排水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陈凤珍;石俭;秦银健;;普通高校女子爵士健身健美操编排艺术与教法探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4期

3 于立强,高海军;对花样滑冰艺术编排的探讨[J];冰雪运动;2004年03期

4 许正勇,李国岳;中国竞技健美操编排发展态势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孙萍;对普通高校表演性健美操编排艺术的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王欣;黄伟群;邹业兵;;竞技性健美操编排艺术之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01期

7 李耀祥;杨慧;;第九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三人操决赛中国队成套动作技术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崔园园;;新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成套编排的影响[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02期

9 郑红,韩宝红;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运动员成套动作的技术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5年05期

10 贺改芹;;竞技健美操集体六人操队形运用及变化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俊亚;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倩倩;规则变化下对竞技健美操三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燕;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宓钟琪;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谢荣;竞技健美操三人操青少年世界冠军成套动作分析及其训练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5 王秀香;竞技健美操三人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余春玉;艺术体操集体项目5绳的成套编排构成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洁;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成套编排及完成质量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颖;第十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中国队技术水平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许琛;啦啦操编排理论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铭;张琳灵;丁华;;艺术体操集体项目特殊艺术性协作动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2 章硕;;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创新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2期

3 王秀梅;;成人二级健美操规定套路难度动作的训练与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09年05期

4 李海峰;;中外艺术体操集体项目“五绳”身体难度价值选编的实用性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年02期

5 冯婷;;表演性健美操创编艺术之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4期

6 刘颖;王旋;;我国男子单人滑节目内容适应花样滑冰新裁判系统存在的问题[J];冰雪运动;2009年03期

7 于淑华;;冰上舞蹈创编融入中国文化元素的构想——传统武术与民族舞蹈的使用[J];冰雪运动;2010年01期

8 任广花;王备;;表现性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综述[J];才智;2011年24期

9 宋永晶;;健美操表现力提升刍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9期

10 毛永;;舞台表演性健美操编排与创作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扬;我国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构成的诊断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黄俊亚;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姜桂萍;艺术表现力在艺术评分类项目中的竞技价值及其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第;新周期下我国竞技健美操女单项目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鹏;新周期我国艺术体操集体项目难度价值的适应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丽;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技术水平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雯;中外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比赛对比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漆亮;关于技巧啦啦队成套动作创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红运;高校舞蹈啦啦队套路编排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余梅;我国竞技健美操六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倩倩;规则变化下对竞技健美操三人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爱芬;山东省中学生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远;河南省高等院校竞技健美操队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涛,刘宏,董斌;“有氧舞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朱静华;高校女生体育课兴趣现状及培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3 郑重,马鸿韬,孟宪君;关于优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4 郑婕,方富荣,刁在箴;普通高校健美操教材的创新与重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5 高捷;李久全;;中外优秀游泳运动员竞赛特征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6 杨涛;;击剑积分赛制下的国际竞赛特征及参赛优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8期

7 翁凤瑜;张凯;章朝辉;;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校健美操课教学中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8 张秋君;杨世强;;踏板操对职业女性身体形态、心肺功能和脂代谢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9 张文;;对高校有氧舞蹈课教学相关因素的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李先雄;杨芳;;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运会轻器械健美操比赛现状分析[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莹;中外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玉英;拉丁健美操和踏板操对女大学生身心影响的实验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赵慧;山东省中学生普及组有氧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程锡森;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袁丹;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构成及培养方式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6 陈军;我国竞技健美操音乐选配现状分析和选配模式构建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7 赵燕;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宓钟琪;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成套动作艺术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悦;关于竞技健美操混合双人操托举动作的分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10 陈安勇;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中过渡与连接动作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艳;;论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培养[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2 赵先卿,马翠娥;浅论赛后心理调节[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4期

3 姚丽琴,章连娣,唐佩佩;竞技健美操新旧规则的对比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2期

4 胡湘,周建社,谭惠芳,申锐;2002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难度动作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1期

5 李洪芳,刁在箴;中外竞技健美操男单项目难度动作对比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S1期

6 陈安勇;杨慧;王海燕;;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6人操中国队与其他队难度动作比较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7 张洁;刁在箴;邱宗权;;浅析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与世界整体水平的差距[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2期

8 邝丽;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合理程序的设计及应用[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6年04期

9 马迅;竞技性艺术体操音乐的创编[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10 邝丽;艺术体操竞赛规则的改变与技术发展[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俊亚;竞技性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理论及应用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逵;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2 王翠娟;竞技健美操六人操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竞技健美操六人操的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陈铁龙;论啦啦操的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程锡森;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吕春双;对FIG竞技健美操新规则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丽红;我国竞技健美操六人项目竞技水平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海峰;我国竞技健美操三人、六人操运动技术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袁丹;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构成及培养方式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6年

9 冷新科;中国竞技健美操竞赛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赵燕;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虹;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的艺术性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2 屠晓萍;结合竞技健美操的音乐特点 提高成套动作的编排质量[J];体育教学;2004年04期

3 陈春鹏;对“常年成套法”的认识与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1996年01期

4 荣桂芳 ,王梦奎;编排技巧成套动作的“节能观”[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87年04期

5 黄梅;;试谈艺术体操的大跳在成套动作中的地位[J];体育科技;1986年01期

6 林萍;试析女子竞技性健美操个人成套动作的编排[J];体育科学研究;1999年04期

7 唐玉梅;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编排方法探讨[J];体育函授通讯;1998年01期

8 赵莹;;浅析健身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隋红;郭敏;;健美操成套动作表象训练实施的过程与特征[J];韶关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郭冬生;浅谈创编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原则与方法[J];浙江体育科学;199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俊亚;;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技术价值水平及提高途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2 韩华;;当今世界女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及发展趋向——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高扬;高原;;对中国艺术体操队备战2008年奥运会集体3圈4棒成套构成的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4 周仕怡;;体育院校开设爵士艺术体操课程的实践与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陈瀚;;双杠“后上成倒立”动作的运动学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颜慧;;中外优秀女子蹦床运动员自选动作编排特征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黄俊亚;谢颖;夏燕飞;白梅;王连起;;基于新周期评分规则的艺术体操成套动作编排应用模式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刁在箴;张惠琴;赵玉华;;艺术体操棒操器械技术运用规律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马勇;;当今世界男子自由体操成套动作编排特征与发展趋向研究[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刘智丽;;从第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评析中国女子体操队的优势与差距[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巍;[N];中国体育报;2007年

2 记者 张斌峰;[N];陕西日报;2008年

3 记者 唐小惠;[N];金融时报;2009年

4 祝强;[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5 王向娜;[N];中国体育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韦峭;[N];南宁日报;2010年

7 ;[N];人民日报;2007年

8 实习记者 栗溶;[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9 谢勇强;[N];中国体育报;2006年

10 东海;[N];电脑商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高扬;我国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成套动作构成的诊断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王宏;音乐伴奏难美项群高水平选手参赛结果的可控性分析与施控对策[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3 杨梅;我国高水平艺术体操运动员运动训练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4 冯本余;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探索[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姜桂萍;艺术表现力在艺术评分类项目中的竞技价值及其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7 李锡云;我国高等体育职业技术院校办学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何云波;围棋与中国文艺精神[D];四川大学;2003年

9 郭永波;篮球文化的理论框架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晓;竞技性有氧踏板成套动作统计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何溪;技巧啦啦队成套动作中“金字塔”的动作特征和未来发展走向[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娇;山东省职工运动会排舞比赛成套动作技术水平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叶明亮;第十二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中国队与前三名运动队成套动作的对比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沈桃淑;规则导向下有氧踏板操创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杨旭;中外艺术体操优秀运动员个人项目成套动作比较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7 赵磊;我国艺术体操个人项目成套动作难度价值的弱势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蓉;平衡木优秀成套动作的特征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9 崔佳佳;竞技健美操三人操成套动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宁耐桥;中国男子竞技体操各单项成套动作的技术特点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健美操中有氧舞蹈、有氧踏板的项目特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50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50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6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