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乐舞机构及其舞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9 01:00
本文关键词:唐代乐舞机构及其舞人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舞蹈 乐舞机构 舞人 舞蹈作品 舞蹈发展
【摘要】:唐代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最繁盛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最为活跃的时期。唐代舞蹈,是继周、汉以来的第三个集大成时代,也是古代舞蹈发展的最高峰。唐代舞蹈的高度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当时的乐舞机构及其舞人们的贡献,她们为唐代舞蹈的辉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唐代乐舞机构及其中的舞人为研究对象,力图对唐代三大乐舞机构的历史源流、生态位置、职能分布、管理制度等方面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以及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舞人和舞蹈作品进行归纳总结。所以,笔者从这个视角切入,来试图论证唐代舞蹈的繁荣发展与当时的乐舞机构及其舞人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此外,也将试图分析唐代乐舞机构及其舞人给当今舞蹈发展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唐代舞蹈 乐舞机构 舞人 舞蹈作品 舞蹈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09.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9
- 引言9-15
- 一、研究对象及范畴9-10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10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10-11
- 四、研究现状与参考文献11-15
- 第一章 唐代乐舞机构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15-25
- 第一节 唐代乐舞机构产生的历史背景15-19
- 一、唐代的历史概貌16-17
- 二、先秦到唐代的乐舞机构发展综览17-19
- 第二节 唐代乐舞机构产生的文化背景19-25
- 一、唐代文化的繁荣发展20-21
- 二、唐代宫廷的歌舞升平21-25
- 第二章 唐代乐舞机构25-38
- 第一节 太常寺之太乐署与鼓吹署26-30
- 一、太常寺的生态位置与乐舞机构的职能分布26-28
- 二、太常寺中乐舞机构的管理体制与习乐制度28-30
- 第二节 教坊30-34
- 一、教坊的生态位置与分支结构31-32
- 二、教坊的成员等级与管理制度32-34
- 第三节 梨园34-38
- 一、梨园的生态位置与分支结构34-35
- 二、梨园的人员构成及主要工作35-38
- 第三章 唐代乐舞机构中的舞人38-50
- 第一节 太常寺中的舞人38-40
- 一、安叱奴与《安国乐》39
- 二、吕才与《功成庆善乐》、《秦王破阵乐》39-40
- 第二节 教坊和梨园中的舞人40-46
- 一、张四娘与《踏谣娘》40-41
- 二、李可及与《叹百年》、《菩萨蛮》41-42
- 三、公孙大娘与《剑器舞》42-43
- 四、谢阿蛮与《凌波曲》43
- 五、杨玉环与《霓裳羽衣舞》、《胡璇舞》43-44
- 六、萧,
本文编号:560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6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