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图说中国舞蹈艺术之扇舞

发布时间:2017-07-19 04:16

  本文关键词:图说中国舞蹈艺术之扇舞


  更多相关文章: 哈尼族 舞蹈表演 传统舞蹈 民俗活动 巫术活动 可利用 舞蹈艺术 形态模拟 后发展 灵活多变


【摘要】:正扇舞,是以扇为舞具的舞蹈表演形式,在汉族、朝鲜族、哈尼族等民族传统舞蹈中较为多见。它主要源于古代巫术活动及民俗活动中的扇子表演,其后发展为舞台上灵活多变、富于美感的单扇舞、双扇舞等。舞者执扇而舞,舞扇的技巧变化多样,往往令人眼花缭乱;舞者也可利用扇子完成形态模拟、图案造型等多种舞台视觉效果。
【关键词】哈尼族 舞蹈表演 传统舞蹈 民俗活动 巫术活动 可利用 舞蹈艺术 形态模拟 后发展 灵活多变
【分类号】:J705
【正文快照】: 扇舞,是以扇为舞具的舞蹈表演形式,在汉族、朝鲜族、哈尼族等民族传统舞蹈中较为多见。它主要源于古代巫术活动及民俗活动中的扇子表演,其后发展为舞台上灵活多变、富于美感的单扇舞、双扇舞等。舞者执扇而舞,舞扇的技巧变化多样,往往令人眼花缭乱;舞者也可利用扇子完成形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一真;;浅谈舞蹈艺术的情感表达[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6期

2 陈丹;;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J];内蒙古艺术;2010年02期

3 李琳;;舞蹈艺术的“会、通、精、化”[J];大舞台;2007年05期

4 ;震撼人心的哈尼族舞蹈——棕扇舞[J];中国地名;2006年12期

5 李元庆;哈尼族传统音乐的多元功能[J];民族艺术;1996年04期

6 李百强;;舞蹈表演摭谈[J];剧作家;2008年02期

7 刘同春;;活的雕塑 动的画卷——舞蹈艺术的动作性浅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5年04期

8 杨建生;;舞动银屏——试论电视舞蹈的电视化特征[J];艺苑;2007年08期

9 姜兰;;论女性舞蹈中的“三道弯”[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白学光!哈尼族;哈尼族丧葬音乐初探[J];艺术探索;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彬;;重视舞蹈表演基本训练的教学[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陈冰;;舞蹈服饰——舞蹈之姐妹艺术[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3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袁禾;;舞蹈艺术的超民族性和永恒价值[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缪丽容;;民族风情与艺术童趣的统一——少儿舞蹈作品《翠竹声声》创作谈[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李其木格;;“蒙古舞传统舞蹈实验教学”终期实验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7 李其木格;;2007年下半年“蒙古族传统舞蹈实验教学研究”计划[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纪广;;中国古代舞蹈教育述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9 蒙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舞蹈教育的系统建构——新课标精神指导下的舞蹈教学改革[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陈彦;;浅谈普通高校舞蹈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功能[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彭 宽;舞蹈:呈现两大清晰脉络[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刘千圣;舞蹈节民族舞蹈艺术论坛举行[N];新疆日报(汉);2008年

3 本报记者 张婷;“金孔雀”依然飞翔[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惟一;半个世纪的娉婷[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资华筠;专业舞人的职业尊严和对“舞蹈研究”的思考[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钟宁;让服饰为舞蹈增添多重美感[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顾兆贵;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N];中国艺术报;2004年

8 记者 张欢;卡达克洛舞蹈团展示运动之美[N];音乐周报;2006年

9 姚金佳;亨比:舞蹈中的音乐之柱[N];音乐周报;2006年

10 曾曦;艺术界人士表示舞蹈艺术要回归民间[N];中国改革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2 许锐;传承与变异 互动与创新[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刘统霞;被表述的民俗艺术[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许薇;舞剧叙事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莎莎;傣族孔雀舞的传承与变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邹小燕;论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孙茜;祭孔乐舞舞蹈的文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4 曹宁;安徽花鼓灯运行形态及现象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6 孙娇娇;新媒体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2年

7 曹文利;中专舞蹈教学中舞蹈表现力的培养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余盛祥;论伊莎多拉·邓肯舞蹈艺术的生命精神[D];河南大学;2011年

9 钟yN洵;中国古代舞蹈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端;土族“纳顿”民俗活动中的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本文编号:561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61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0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