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从唐诗看胡旋舞的艺术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发布时间:2017-07-19 21:21

  本文关键词:从唐诗看胡旋舞的艺术形象及其文化内涵


  更多相关文章: 唐诗 胡姬 胡旋舞 自我意识


【摘要】:唐诗对胡姬乐舞的描写细致丰富,飞旋的胡旋舞尤其被她们演绎得精彩绝伦。这种西域特有的舞蹈传达的是一种关注自我和进取创新的个性意识,显然有别于中原传统舞蹈文化观念。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唐诗 胡姬 胡旋舞 自我意识
【基金】: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类重点项目“新疆的生活与文化”(编号:10AA001)论文
【分类号】:J709.2
【正文快照】: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朝代,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的广纳博收。“古今中外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打破框框,突破传统,便形成了盛唐之音。”[1]唐代的政治经济政策开放自由,它摒弃“夷夏”之别,以广博的胸怀容纳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智;试论孟子的家庭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孙芳;宋词流派研究述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贾小青;;试析康德的“美的艺术”[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陈尚胜;;中国传统对外关系研究刍议[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6 汪增相;;佛教与北朝史家的历史撰述[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7 刘伟;试论唐代传奇小说的诗化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黄冬云;唐代职官考核与监察制度的历史透视[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9 张成;;晋宋至盛唐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和谐美[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郑玉萍;;唐代河南道纺织品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韦大文;;《黄帝内经》中“味”与气、阴阳、五行的相关性研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2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沈阳;;论“神仙思想”在汉画舞蹈身体语言上的体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孙泓;;从考古资料看西方动植物纹饰在东北亚地区的传播及影响[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赵连赏;;明代蓟州镇总兵官服等级考识——以戚继光为例[A];明史研究论丛(第九辑)[C];2011年

6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进波;中国山水画装饰性探微[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靖;西汉昭宣时期乐府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振宇;中国古代思维模式下的传统造园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于磊;道家哲学影响下的中国绘画[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星;荒诞世界中的诗性语言[D];湘潭大学;2010年

5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苏英姿;为“梦”而生—论顾城的诗歌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敏;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连志;内丘纸马艺术的保护与传承[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瑾;论初唐诗歌的生命意识[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冰;一曲芗音化彩练——记1983年中国福建芗剧团赴新加坡演出[J];戏曲艺术;1984年01期

2 萧涤非;评俞平伯在汉乐府“羽林郎”解说中的错误立场[J];文史哲;1955年03期

3 孙立峰;;唐代诗歌中胡姬形象的文化意义[J];学习与探索;1993年02期

4 马若飞;李建威;;管窥唐诗中的消费文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龙新民;万紫千红胡姬花[J];世界知识;1984年12期

6 张连举;;论唐诗中所见的宫女体育活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晏筱梅;唐诗中所反映的唐代妇女[J];浙江学刊;1998年02期

8 黄晓非;“胡旋”考[J];社科纵横;2003年03期

9 巩恩馥;;莫高窟第220窟“胡旋舞”质疑[J];敦煌研究;2006年02期

10 陈婷婷;;简析唐诗中的唐代教坊乐舞[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欧阳维诚;;从唐诗中体会住宅风水[A];第四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暨第二届亚健康经络调理学术研讨会精选论文集[C];2010年

2 匡海波;陈小荷;;唐诗文本自动分类的算法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计算语言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袁行霈;;唐诗风神[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4 杨春霖;李思敬;;唐诗新诂[A];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C];1993年

5 高桥忠彦;;从唐诗看唐代的茶与佛教[A];禅茶:历史与现实[C];2009年

6 段文耀;;唐诗中的西域乐舞[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7 石云涛;莫丽芸;;唐诗中的丝绸之路西域道[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林庆扬;;评许渊冲先生的四首韵译唐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国宁;;唐诗与西安旅游[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10 何金铭;;西安应该有个唐诗博物馆[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阿坤;唐诗是怎样发表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2 王蒙;从美国作家改唐诗看融会贯通[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3 胡晓明;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N];解放日报;2004年

4 陈侣白;清新优美 纯朴自然[N];音乐周报;2008年

5 叶隽;由德国资源反观唐诗气象[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罗晓晴;踏上“唐诗之旅”[N];中国财经报;2000年

7 吕士君;浙东有条“唐诗路”[N];中国旅游报;2001年

8 美绒;唐诗意境融入私家园林[N];房地产时报;2004年

9 韩结根;热爱唐诗从李白开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陶文鹏 赵建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巍;平行原则下的唐诗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2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冉旭;《唐音统签》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蕾;《玉台新咏》论稿[D];河北大学;2004年

5 洪迎华;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7 朱大银;唐代论诗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杨冰郁;唐诗异文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于展东;“张籍王建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何蕾;唐代文人与法律[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霞;唐代乐伎诗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娜;唐诗中的胡姬形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毕伟玉;李攀龙唐诗选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4 杨旭珍;唐代胡笳诗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王小辉;论唐诗英译中语用预设的传递[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丽;唐诗翻译研究:翻译理论、技巧、实践[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7 王亚威;[D];郑州大学;2000年

8 李林波;唐诗中典故的英译[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洁;概念整合理论及其在唐诗隐喻翻译中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何琴;帕尔默文化语言学视角下唐诗中意象的翻译[D];中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64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64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db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