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派”角度看中国芭蕾
本文关键词:从“流派”角度看中国芭蕾
【摘要】:芭蕾流派可以按思想倾向及艺术观点进行划分,它不是建设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芭蕾流派、俄罗斯芭蕾流派的形成进行梳理,将中国芭蕾的来龙去脉从"流派"角度加以阐述。俄罗斯芭蕾流派是中国芭蕾的奠基石,但中国芭蕾学习的是手段方式。中国人的思想倾向相异于他国决定了中国芭蕾形成流派只是时间问题。流派的形成与划分仅仅是研究、发展芭蕾的手段,最终着眼点仍要回到芭蕾本身。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芭蕾流派 俄罗斯芭蕾流派 中国芭蕾
【分类号】:J722.5
【正文快照】: 芭蕾流派的划分总有些混沌不清,权威确认的芭蕾流派为三种,即意大利流派、法国流派、俄罗斯流派,而丹麦流派则为法国流派的分支[1]。随着美国、英国等国芭蕾发展的欣欣向荣,似乎又逐渐在形成独树一帜的芭蕾流派。到底何为芭蕾流派,中国芭蕾现今是否自成一派,当下俄罗斯芭蕾流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馨月;;浅谈如何表现艺术中的呼吸[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1期
2 赵希岗;;中国剪纸的现代图形艺术美[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段冰;侯凤斌;;公共空间中导示系统的应用分析[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4 付军龙;;比德于众禽——也论中国古代的“比德”观[J];北方论丛;2007年04期
5 马南;;论中国当代芭蕾发展的语言研究趋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吕艺生;;舞蹈美学的逻辑起点[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罗海燕;王素美;;试论元好问的丧乱诗创作[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卢红蓉;;中国哲学与中医学虚、实理论[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05期
9 张红妹;;从观众的“期待视界”看电影的翻译[J];长城;2012年06期
10 李丽娟;从英汉习语的韵律特征看人们的审美认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文静;张麟;;美在真实 贵在独特:少数民族传统舞蹈的舞台魅力[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新娟;中医传统图式符号审美及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4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王佳;传统民族歌舞的现代走向[D];云南大学;2011年
7 何艳珊;老子音乐美学思想与相关艺术审美[D];中央音乐学院;2011年
8 刘鹏;诗在道德教育中的价值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沈克;理性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洵;萧红小说的感伤品格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张曼姝;胶州秧歌的传统与现在[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向东;“晋州官伞”乐舞调查与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郭艳英;试论《万有引力之虹》的后现代性[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李国贞;民间舞蹈“九鲤舞”的舞蹈形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汤其林;普通高校公共舞蹈课“2+3”立体教学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贾凡;马克思实践生存论与当代生存美学的发展进路[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8 余盛祥;论伊莎多拉·邓肯舞蹈艺术的生命精神[D];河南大学;2011年
9 何昕;中国“十七年”战争题材电影类型化创作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青;李斯特《旅行岁月》之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苏华;中国芭蕾热背后的忧患[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年02期
2 刘秀乡;中国芭蕾:兴起与发展[J];Women of China;2002年04期
3 于平;;“黄土地”上的“白天鹅”——芭蕾在中国的命运及中国芭蕾的展望[J];群言;1994年10期
4 李杰明;中国芭蕾百年祭[J];东方艺术;1996年03期
5 杨少莆;祥林嫂的人生转折——回顾舞剧《祝福》兼谈中国芭蕾创作[J];舞蹈;1997年05期
6 杜晓青;东西合璧的中国芭蕾[J];中外文化交流;1997年03期
7 ;中国芭蕾十议[J];舞蹈;1999年03期
8 欧建平;中国芭蕾新秀怎样成为国际大腕儿[J];舞蹈;2001年06期
9 安瑞;中国芭蕾挂起大红灯笼[J];中外文化交流;2001年04期
10 言咏;新版“大红灯笼”能否激活中国芭蕾[J];新闻周刊;2003年3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平;中国芭蕾的民族道路与世界目光[N];中国文化报;2004年
2 肖苏华;中国芭蕾急呼唤[N];人民日报;2000年
3 雷新;中国芭蕾“绽放”新春舞台[N];人民政协报;2009年
4 倪文;中国芭蕾凝聚力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于平;新文化建设视野中的中国芭蕾[N];光明日报;2010年
6 杨少莆;中国芭蕾何以要姓“中”[N];中国文化报;2001年
7 焦国标;中国芭蕾百年四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罗君;中国芭蕾新年打造原创品牌[N];法制日报;2002年
9 刘蓉蓉 金学耕;中国芭蕾必须改变三流编导现状[N];深圳商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崔寅;中国芭蕾——舞动世界的美丽名片[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余媛媛;从世界六大学派芭蕾的共性与个性看中国芭蕾[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宝凤;中国芭蕾艺术的发展与展望[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3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8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