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当代芭蕾编创中的语言再创造

发布时间:2017-07-28 17:21

  本文关键词:当代芭蕾编创中的语言再创造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芭蕾 语言形式 结构方式 再创造


【摘要】:本文对当代芭蕾编创的舞蹈语言结构方式进行了探索,旨在说明中国当代芭蕾的舞蹈语言应是继承传统基础上的创新,是力求在继承古典芭蕾舞蹈语言优长基础上的再创造。笔者结合实际编创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了当代芭蕾编创中对古典芭蕾舞蹈语言再创造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
【关键词】当代芭蕾 语言形式 结构方式 再创造
【分类号】:J704
【正文快照】: 舞蹈语言是舞蹈编创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支撑当代作品立意表达的基础。中国的当代芭蕾剧目,也随着时代进程在不断发展。中西当代芭蕾发展的现状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确切地说,是中西当代芭蕾舞蹈语言在构成方式上的不同。中国当代芭蕾面临着这样的抉择:是逐渐放弃自身的古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南;;论中国当代芭蕾发展的语言研究趋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涤新;;论舞蹈比赛对教学的促进作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15期

2 田巍巍;;浅析芭蕾“无限延伸”的艺术魅力[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10年01期

3 李萨;;论如何理解舞蹈比赛对舞蹈教学的积极作用[J];艺术科技;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洁;芭蕾舞剧《白毛女》与胡蓉蓉的民族芭蕾探索[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慧慧;;关于“舞蹈诗”及舞蹈比赛分类问题的思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国安;论表意方式、造字方式和结构方式──兼评“六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04期

2 刘世创,翁春萌;小议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梁娟;;浅谈歌唱者的二度创作[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王素霞;;时间·NOVEL·结构——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形态论[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赵进明;;浅谈诗歌翻译的个性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8年01期

6 王晓云;;论辛弃疾词的结构特点[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7 刘丽静;彭永清;;包装设计中的结构、造型和材料的系列化表现[J];作家;2011年10期

8 彭涓;;要忠于原作[J];人民音乐;1983年02期

9 杜治本;;合成词的几种结构方式辨析[J];思维与智慧;1986年05期

10 童薇薇 ,孙虹江;对精品戏剧de再创造——导演畅述[J];上海戏剧;199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娟;;“语言形式”内涵辨析——附论高名凯先生的语言形式思想[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张殷龙;;译文的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矛盾[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张娜;;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4 马德锋;;浅析外研社“College English”中的几种修辞格的运用及功能[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5 杨宏烈;;广州古典园林水景特色及其再创造[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C];2000年

6 李菲菲;王权红;;汉字识别中学习、频率和结构方式对知觉干扰效应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葆华;;构式语义的经验基础——兼谈身体化的经验对语言形式表达的影响[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陈芯;;体验性学习初探[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9 王新民;汤兵勇;邵世煌;;智能系统理论中的语言形式与开放逻辑[A];1998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8年

10 王慧;;修辞学的重要概念:零度与偏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朝雷;优化作战体系的结构方式[N];中国国防报;2010年

2 刘会勤;乐捷营销体现价值再创造[N];中国企业报;2002年

3 黄艳;设计中的材料再创造[N];中国纺织报;2003年

4 金晶;鹦鹉各有其名,妈妈一叫便答[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王尔勃;再创造中的双向激活[N];文艺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屏;走出去:加快联入全球经济网络[N];国际商报;2003年

7 记者  田学科;语言学家首次破译五千年前闪族人文字[N];科技日报;2007年

8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一半处于消亡边缘[N];浙江日报;2006年

9 邹俊;形与神的再创造[N];中国旅游报;2000年

10 陈艳;不做机器能代替的讲解员[N];中国文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先红;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语言形式与文本意义的关联研究(1917-1949)[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晓燕;汉语自闭症幼儿语言发展和交流的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圆圆;巴黎郊区年轻人使用音节倒置词现象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富华;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肖翠云;行走在文本与文化之间[D];苏州大学;2006年

6 张红军;共生与互动[D];山东大学;2007年

7 俞咏梅;现代语言哲学视域中的汉语语义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胡方芳;现代汉语转喻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宋秀平;突显、输出和注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贾红霞;普通话儿童空间范畴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建伟;汉英习语文化差异对比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黄姣;语言输出能促进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吗?[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3 彭娟;论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雯;对法庭辩论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5 刘丹;口语输出对语言形式的注意作用和对语言形式习得的促进作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文英;《李尔王》的“言”与“意”[D];吉林大学;2007年

7 魏木发;语言形式与农村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红梅;中英文学术书评中模糊限制现象的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9 龚慧;论《傲慢与偏见》的风格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杨婷婷;注意假设与输出假设对定语从句语言形式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851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851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b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