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金秀坳瑶黄泥鼓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23:04
本文关键词:广西金秀坳瑶黄泥鼓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坳瑶 黄泥鼓舞 舞蹈形态 典型舞畴 文化特性
【摘要】:流行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罗香乡坳瑶地区的黄泥鼓舞是瑶族长鼓舞中的一种,因用黄泥浆糊鼓面来进行调音而得名。黄泥鼓分“母鼓”和“公鼓”两种,母鼓短而粗,公鼓细而长。其中“公鼓”需要用粘度和湿度合适的黄泥浆糊过鼓面,用以遏制鼓声的噪音,同时增加鼓面的厚度,敲打起来发出的声音清脆回旋,鼓声能传数里之外。从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确切提到黄泥鼓舞的文献记载开始,黄泥鼓舞已走过近千年的历史,但其舞蹈形态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坳瑶民族舞蹈文化自觉传承,世代不绝。即使到今天,在地理位置偏僻,与外界接触不多的坳瑶地区,黄泥公鼓、母鼓造型依旧古朴,舞蹈动作依然简单,保持着民间舞蹈所固有的原始、古朴和粗犷的艺术风格,具有重要的文化研究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元文化的共存,黄泥鼓舞文化的存续也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文献收集调研法和田野实证考察法相结合,对广西金秀县坳瑶黄泥鼓舞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文章绪论部分着重对选题缘起、课题研究综述、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特色进行了介绍和阐述;第一章主要对黄泥鼓舞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第二章结合史料对黄泥鼓舞的源、流、变进行了历时性梳理和探究;第三章是文章的重点部分,运用了舞蹈生态学形态特征提取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着重对黄泥鼓舞的基本形态、典型特征做出判断,结合影响其形成的特殊生态环境进行分析和阐释,挖掘和剖析其动作形态背后所蕴涵的深层表意和审美特征;第四章结合人类学的理论方法,对黄泥鼓舞从文化内涵和文化功能两方面进行拓展研究,并从知识社会学视角出发,对黄泥鼓舞的文化特性进一步分析和论证。能够为大家进一步认识坳瑶黄泥鼓舞,传承、保护和发展瑶族民间舞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视角。
【关键词】:坳瑶 黄泥鼓舞 舞蹈形态 典型舞畴 文化特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1
- (一) 选题缘起7
- (二) 课题研究综述7-10
- (三) 研究的目的意义10
- (四) 研究方法和研究特色10-11
- 一、坳瑶黄泥鼓舞的自然人文生态11-16
- (一) 自然生态环境11-12
- 1、分布地区、地理位置11
- 2、村落概况11-12
- (二) 黄泥鼓舞生存的文化空间12-16
- 1、坳瑶族源、族称定谓12-13
- 2、坳瑶“盘瓠”传说13-16
- 二、坳瑶黄泥鼓舞的源、流、变16-26
- (一) 起源传说16
- (二) 坳瑶黄泥鼓舞之流16-24
- 1、萌芽与雏形时期18-19
- 2、延续与融合时期19-21
- 3、破坏与断裂时期21
- 4、恢复与发展时期21-24
- (三) 坳瑶黄泥鼓舞之变24-26
- 三、坳瑶黄泥鼓舞的形态分析26-45
- (一) 定性26-27
- 1、自然舞蹈的界定26
- 2、定性26-27
- (二) 黄泥鼓舞的形态考察27-29
- 1、民间黄泥鼓舞队的组织结构27
- 2、黄泥鼓舞表演时空、人员和程序27-29
- (三) 黄泥鼓舞动作形态分析29-45
- 1、舞蹈动作典型舞畴的分析方法30-31
- 2、典型舞畴分析31-41
- 3、表演伴同物41-45
- 四、黄泥鼓舞的文化考察45-52
- (一) 文化内涵和功能阐释45-47
- 1、“跳盘王”仪式——原始宗教的祖先崇拜意识在黄泥鼓舞中的体现45
- 2、“公母鼓配合,以母鼓为中心作舞”——浓厚的祈求繁衍的生殖崇拜遗迹45-47
- 3、延续族群记忆、强化族群信仰47
- (二) 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黄泥鼓舞文化特性47-52
- 1、作为社会的生成物,坳瑶黄泥鼓舞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动因48-49
- 2、作为历史的产生物,其变化深受社会情境的影响49-50
- 3、作为时代的发生物,其发展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的衍变50-51
- 4、作为社会化进程的功能物,其基本功能在于教化功能51-52
- 结语52-54
- 注释54-56
- 参考文献56-57
- 附录:田野调查图片57-62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62-63
- 致谢63-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洪;杨秀昭;卢克刚;;瑶族民间乐器[J];乐器;1986年04期
2 刘璐;吴迪;;少数民族传统舞蹈在民族区域学校中的教育资源价值探索——以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1年01期
3 蒋波;何娟娟;;浅析广西金秀瑶族黄泥鼓舞的艺术特性[J];芒种;2012年22期
4 李晓婷;;瑶族黄泥鼓乐舞的信仰禁忌与双重变迁[J];铜陵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李婷婷;伍广津;何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瑶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上古屯村坳瑶黄泥鼓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04期
6 徐体健;;瑶家女[J];民族音乐;2008年03期
7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瑶族传统乐器 黄泥鼓声动心弦[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娟娟;广西金秀坳瑶黄泥鼓舞的田野调查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2 刘佳家;坳瑶传统黄泥鼓舞蹈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864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586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