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唐代军营乐舞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02 01:11

  本文关键词:唐代军营乐舞文化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唐代军营 乐舞表演者 乐舞文化


【摘要】:唐代军营乐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乐营中的大批乐舞表演者与将士们共同劳动的结果。唐代军营的乐舞荟萃历代乐舞所长,兼收外国乐舞的养分,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融歌唱、舞蹈、器乐演奏为一体。军营乐舞文化的兴盛,不仅丰富了军营的文化生活,而且促进了宫廷乐舞与民间乐舞的发展,同时推动了唐代其它艺术的繁荣。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唐代军营 乐舞表演者 乐舞文化
【分类号】:J709.2;J609.2;K242
【正文快照】: 唐代是我国文化艺术获得高度发展的时期,其中以乐舞为代表的古典表演艺术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就唐代乐舞的活动空间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宫廷、民间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军营。目前,学术界对唐代的宫廷与民间这两个乐舞空间颇为重视,成果亦非常丰富。而对军营的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正宇;归义军乐营的结构与配置[J];敦煌研究;2000年03期

2 柏红秀;;略论唐代的军营音乐[J];艺术百家;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孝玲;;《白~桓琛房糩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王艳;;宋人的歌曲古法[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3 朱我芯;郭茂倩《乐府诗集》关于唐乐府分类之商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4 诸葛忆兵;;“以诗为词”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杨亦军;;北朝至唐的“尚武”之变与西域乐舞“东传”[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梅鹏云;;考古出土辽代乐器定名正误[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7 罗雄岩;“胡旋舞”与绿洲文化传承新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李颖;刘建;;优美和谐之舞是如何结晶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刘建;;舞蹈身体元语言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柯黎;张维;;唐乐舞“坐、立部伎”与“九、十部乐”之关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艳;汉译佛经之美术理论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伟;宋代乐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3 祁晓庆;敦煌归义军社会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阮立;唐敦煌壁画女性形象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任飞;唐代太常、教坊乐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娜;吴兢《乐府古题要解》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7 袁绣柏;近代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富世平;敦煌变文的口头传统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韦春喜;宋前咏史诗史[D];山东大学;2005年

10 洪迎华;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海博;唐代球类运动与诗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惠;唐诗柳意象审美文化价值新探[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张莉;唐元和时期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马艺源;隋代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尚琰;武德贞观时期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刘霞;古都梵音[D];河南大学;2011年

8 尹星;克孜尔大像窟中伎乐图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李国平;唐时期筝的历史地理探索[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陈慧;《近事会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柏红秀;;唐代仗内教坊考[J];戏曲艺术;2006年03期

2 柏红秀;;略论中唐音乐之新变[J];艺术百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小演奏家”假日系列音乐会》推出“中国新筝作品专场”[J];小演奏家;2002年05期

2 丛晓君;;黑人的鼓[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9期

3 杨晓东;;浅谈标题音乐的表现形式[J];北方音乐;2010年01期

4 李夏;;对原创歌舞集《香格里拉记忆》的解读[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5 吕维;陈位元;;漫谈中国汉传佛教音乐[J];音乐探索;2010年02期

6 云茜;;音乐作品首创作与再创作的辩证统一[J];音乐时空;2011年10期

7 王震亚;看歌剧《夺印》有感[J];人民音乐;1963年Z1期

8 夏燕靖;;谈谈装饰画的几个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4年01期

9 方直;;“山”、“水”与“山水”[J];三月风;1997年06期

10 程显博;;音乐录音的探索——依据音乐作品内容、风格进行音响总体设计,确定录音工艺[J];艺术广角;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东辽;;浅谈校园集体舞[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2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3 王培;;单簧管颤音的运用与教学初探[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4 苏年布德;潘萍;乌达巴拉;;“蒙古族传统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于研究”阶段性总结 2009年3月——5月[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5 吴相洲;;略谈唐代旧题乐府的入乐问题[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姚丽萍;;舞由童心生 乐自童趣来——由少年舞蹈《萌动》的创作浅析少儿舞蹈的特点[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王辉;;新疆维吾尔民间舞蹈的“动态元素”在儿童舞蹈创作中的应用[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8 李昌集;;“苏幕遮”的乐与辞——胡乐入华的个案研究与唐代歌曲声、辞关系的探讨[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罗斌;;关于傩舞研究的断想[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刘欣欣;;从中国首部古典音乐电视片《梦幻曲》谈音乐欣赏教育课[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闻;留住民族乐器的根[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王 莹;“严肃”民乐也该对大众微笑[N];西部时报;2005年

3 王莹;“严肃”的民乐也该对大众微笑[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4 记者 种筱娜;沙田民歌等有望继续流传[N];珠海特区报;2006年

5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陆在易;别让艺术成为孩子的负担[N];人民日报;2008年

6 徐涟邋梁文 翟群;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风采 唱出乐观坚强奋斗精神[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特约通讯员 韩应;犍为麒麟灯:期待重放异彩[N];乐山日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邋金兆钧 冯双白 宋宝珍;舞台艺术 追求内涵 讲究形式[N];人民日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梁婷;新山歌唱出“新客”情[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杨瑞庆;《音乐语言论》评析[N];音乐周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莉;乐府“相和歌辞”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安潮;唐大曲考[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伊楠;约·塞·巴赫部分器乐作品中外来音乐因素的影响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翟敏;唐代乐器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璇;论歌剧中重唱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马雪竹;浅论在钢琴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谢明;唐代筝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郭博理;论声乐演唱与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漫;唐代乐舞《霓裳羽衣》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8 黄玫瑰;唐代乐舞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文平;从两部《小提琴协奏曲》的比较研究看十二音序列写作手法的多样性[D];天津音乐学院;1998年

10 张璐;《水调》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069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069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d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