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山西舞蹈“凤秧歌”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00:19

  本文关键词:山西舞蹈“凤秧歌”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凤秧歌 流变原因 发展现状 传承价值


【摘要】:舞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有效地反映了民族文化,舞蹈“凤秧歌”是山西省原平市“北贾村”经过历史迁徙,代代相传流传下来的民间歌舞形式。是典型的区域文化,直接反映了当地地区的社会现象,本论文以“凤秧歌”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凤秧歌”的田野考察,借鉴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传统“凤秧歌”与现在发展中“凤秧歌”的内容形式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对“凤秧歌”的起源、文化背景和传承现状等方面系统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力求系统的梳理出有关“凤秧歌”的一套完整资料。 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来看,研究“凤秧歌”的整体论著较少,并且大多数都是从“凤秧歌”的起源和传统表演形式等切入点研究,研究面较为单一。没有对传统“凤秧歌”的艺术特点的分析,也没有“凤秧歌”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艺术特点的变化提升等方面的论著,同时在“凤秧歌”的传承方面也缺少了实践性环节。 “凤秧歌”在漫长的历史迁徙变化中,形成了一种富有特色又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它是当地文化的象征,是我国民族文化精华部分的提炼。它的发展为我国汉族民间舞蹈内容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素材,因此,对舞蹈“凤秧歌”的材料进行梳理研究是很重要的,在梳理过程中提升它的价值观,,让它凭借自己独特风格,为中国民间舞蹈教材添上漂亮的一笔。 本论文笔者分为三个部分来写,分别为引言、四个章节和结语。引言中描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以及与本本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第一个章节介绍了“凤秧歌”起源和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从历史典故、娱神、道具服饰、派生方面进行分析;第二章对“凤秧歌”的舞蹈内容和流变原因进行分析;第三章论述了“凤秧歌”的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各方面得以改变提升,并通过收集调查整理,将传统“凤秧歌”与发展(现状)中的“凤秧歌”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发展中“凤秧歌”艺术特点的变化。第四章分析“凤秧歌”的传承意义,它的传承在当地的影响,它的传承在中国民间舞蹈教材中所起到的作用。
【关键词】:凤秧歌 流变原因 发展现状 传承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722.2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3
  • 1.1 研究意义与目的9
  • 1.2 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方法11-13
  • 2 舞蹈“凤秧歌”起源和历史文化背景13-17
  • 2.1 舞蹈“凤秧歌”的起源13-14
  • 2.2 舞蹈“凤秧歌”的文化背景14-17
  • 2.2.1 舞蹈“凤秧歌”与当地历史变迁的联系14-15
  • 2.2.2 舞蹈“凤秧歌”与当地生活文化的联系15-16
  • 2.2.3 舞蹈“凤秧歌”与当地信仰文化的联系16-17
  • 3 传统舞蹈“凤秧歌”艺术内容的介绍和流变17-29
  • 3.1 传统舞蹈“凤秧歌”艺术内容的介绍17-21
  • 3.1.1 传统“凤秧歌”表演形式17-18
  • 3.1.2 传统“凤秧歌”舞蹈服饰与角色18-19
  • 3.1.3 传统“凤秧歌”舞蹈的道具介绍19-20
  • 3.1.4 传统“凤秧歌”的舞姿动作特点20-21
  • 3.1.5 传统“凤秧歌”伴奏音乐的介绍21
  • 3.2 山西舞蹈“凤秧歌”与山东“胶州秧歌”之比较21-25
  • 3.2.1 山东“胶州秧歌”和山西“凤秧歌”的表演形式22-23
  • 3.2.2 山东“胶州秧歌”与山西“凤秧歌”的音乐风格23
  • 3.2.3 山东“胶州秧歌”和山西“凤秧歌”的舞姿特点23-25
  • 3.3 山西民间艺术“凤秧歌”的流变25-29
  • 3.3.1 传统舞蹈“凤秧歌”的发展过程25-26
  • 3.3.2 影响传统舞蹈“凤秧歌”发展的因素26-29
  • 4 舞蹈“凤秧歌”的现代化发展29-37
  • 4.1 国家政策下舞蹈“凤秧歌”的发展现状29-30
  • 4.2 舞蹈“凤秧歌”艺术内容形式推陈出新30-34
  • 4.2.1 当今舞蹈“凤秧歌”的内容30-31
  • 4.2.2 当今舞蹈“凤秧歌”的服饰与角色31-32
  • 4.2.3 当今舞蹈“凤秧歌”的道具32
  • 4.2.4 当今舞蹈“凤秧歌”的舞姿动作32-34
  • 4.2.5 当今舞蹈“凤秧歌”的音乐34
  • 4.3 近年来舞蹈的“凤秧歌”发展成果34-37
  • 5 当今舞蹈“凤秧歌”的传承意义37-41
  • 5.1 舞蹈“凤秧歌”的传承对当地发展的影响37-39
  • 5.1.1 舞蹈“凤秧歌”的传承保护当地的文化资源37
  • 5.1.2 舞蹈“凤秧歌”的传承宣传当地的生活文化37-38
  • 5.1.3 舞蹈“凤秧歌”的传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38-39
  • 5.2 舞蹈“凤秧歌”的传承丰富了中国民族舞蹈内容39-41
  • 6 结论41-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7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慧敏;;原平凤秧歌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2 王振忠;凤阳花鼓新证[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3 姚琳;;从风格特征看胶州秧歌的发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01期

4 沈轶;;原平凤秧歌的传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0年06期

5 王帅;;浅论凤秧歌的艺术特征[J];黄河之声;2010年06期

6 陈林宜;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乔小云;;浅谈原平凤秧歌的审美特征与价值[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0年S2期

8 王九筛;顾小英;史莉丽;;从广场文化到舞台作品——对山西民间歌舞“凤秧歌”的继承与变革[J];舞蹈;2009年06期

9 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6589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6589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8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