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6-07-15 15:16

  本文关键词: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关键词】能力,训练,研究,控制,姿态,啦啦队,运动员,身体,舞蹈,

  啦啦队起源于美国。由最初的美式足球呐喊助威的活动发展到现在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体育运动,至今已经有100 多年的历史。啦啦队是在音乐的衬托下,通过队员舞蹈动作的完美完成及高超技能技巧展示,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并追求团队荣立荣誉感最高境界。1980年,美国举办了首届全美啦啦队大赛,标志着啦啦队运动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进入了竞技比赛的行列。在中国,啦啦队运动作为一个新兴的体育项目,在我国的校园开始活跃起来,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健美操艺术体操协会开始举办了“中国学生动感啦啦队大赛”。我院运动员多次参加了我国历届舞蹈啦啦队比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代表中国参加在美国迪斯尼乐园举行2006年世界舞蹈啦啦队锦标赛,在比赛中发现我们的运动员在身体素质与技术技巧方面与冠军选手比较来看,我院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和艺术得分差距不大,但在成套动作完成方面还有欠缺。在技术训练中发现教练员主要把重点集中在成套动作训练、难度动作训练、和表现力训练上,忽视了运动员身体姿态方面的训练。本文主要从身体基本功训练及整体综合素质训练两方面来分析研究,为提高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提供依据。

 

  二、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的重要性

 

  舞蹈啦啦队的技术动作发展很快,所编排的动作更复杂,难度动作加大,能够完美地完成成套动作,对教练员和运动员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多教练员在训练过程中过多地强调成套动作的完成,以及各个难度动作的训练,至于其动作的完成质量却缺少规范性的训练,从而影响运动员的整体水平发挥。舞蹈啦啦队在比赛中运动员的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至关重要,是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迈向成功之门的钥匙,是一套舞蹈啦啦操的色彩与灵魂,它也往往是运动员取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所在。因此,加强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是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不可忽略。

 

  三、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的方法

 

  1.基本形态的控制练习

 

  通过各种体位变化和肢体的屈伸、合展、踢、拉、控、压等基本动作的练习,感受肌肉的用力。加强全身的控制力和平衡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感染力,增强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促进身体正确姿势和体态的形成。在运动中,通过人体点与线的移动,形成各种动静姿态组合;通过练习者的面、头、颈、胸、腰、胯、臀、膝、臂、手、足及各部分表情动作的结合,体现出优美的形态。

 

  ⑴规范性动作训练。一般包括手臂的训练、脚位与脚形的训练,头与肩的训练,蹲的训练,腰、腿部的训练,跳跃的训练,要不断强调基本形态与位置的准确性,整体的规范协调,训练应从基本形态入手,循序渐进。

 

  ⑵舞蹈组合训练。一般可以从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元素,结合舞蹈啦啦队的特点,组合成易于抒发和表达情感、动作流畅的舞蹈组合。训练时应配合动作风格的独特性及身体姿态的协调性,力求为舞蹈啦啦队风格的形成打下基础。基本形态的控制练习是舞蹈啦啦队训练中最重要的内容,教练员必须加强辅导。舞蹈组合控制训练是在缓慢、优雅、动听的音乐中通过各种体位的变化及波浪动作和身体转动,肢体的屈、伸、展、踢、拉、控、压等基本动作的练习,感受肌肉的用力(即拉长、伸展),加强全身的控制力和平衡力,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动作的感染力,增强肌肉的弹性和灵活性,促进身体正确姿势和形态的形成。

 

  2.通过发展身体的综合素质来提高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

 

  身体素质训练是直接提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协调性等运动素质的有效手段,身体素质训练是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很好地培养运动员的身体姿态 控制能力,对动作质量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身体素质训练多是静力性活动和控制能力的练习。它对足步、姿态、平衡与稳定、移动等都有比较详细的要求,通过不同的训练方式,可提高运动员的柔韧、协调、灵活性、控制能力、力量及耐力等身体素质。尤其是力量和柔韧素质,它们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形体的控制力和表现力。

 

  ⑴加强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力量是指身体或身体某部位用力的能力,是肌肉收缩或紧张时表现出来的。有力量的运动员,练习时速度快,控制能力强,易于掌握较难动作,良好的身体形态易于保持;力量差的运动员腿伸不直,控制能力差,不能稳健地完成动作,不利于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主要训练内容包括腿部、背部、腹部及受臂力量练习。腿部力量练习主要是提高站立姿态的腿部支撑能力和优美程度;腰、背部力量训练直接关系到站立正确姿势的形成及姿态优美的程度;腹部力量的训练主要是提高形体控制能力和形体优美技巧。通过擦地、踢腿、绷、勾脚等练习,可增强力量素质。

 

  ⑵加强柔韧性练习。柔韧性一般称为“软度”。柔韧性强的运动员动作幅度大,有圆有直,站姿、坐姿和走姿有棱有角。柔韧性好坏是由人体各个关节的动作幅度大小决定。主要训练内容有肩、腰、髓和腿部的柔韧练习。可采用压肩、拉肩,下桥,体前,侧,后屈,压腿,踢控腿等练习能提高人体的柔韧性。长期的柔韧性练习能够改善和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增强关节的弹性和伸展能力,从而加大动作的幅度、稳定性和身体的弹动能力;柔韧练习还有利于肌肉间协调能力的改善,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加强肌肉的行为能力。是提高姿态美和动作美的关键,又是增加动作幅度与优美度的基础。具有良好柔韧性、协调性的运动员能够潇洒自如地把每个动作发挥到最大极限,使得动作姿态更规范优美。每个练习的训练完毕后应掌握放松动作的练习,以缓解全身过度紧张和疲劳的肌肉,使全身每一块肌肉趋于饱和又富有弹性。放松做得好,对训练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⑶加强协调性训练。协调性动作要选取现代舞,摩登舞、拉丁舞的精华,与潮流音乐巧妙地组合,动作编排要具有较强的线条性,刚柔相济,并能调动肢体运用屈、伸、拉、绷、直,将肌肉里的能量向身体垂线凝聚,从而使身体产生整体向上升起的感觉与动势。训练时要求运动员尽量将肢体各部伸展、绷直,有效地延长肢体原有的线条,从而达到增强运动员支配肢体能力的目的。

欢迎您继续浏览::相关论文::

  • 在体育训练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
  • 中学生机能素质训练要符合生长发育规律
  • 河北省农村体育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 中学生耐力训练方法
  • 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 动作示范法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
  • 数学教学中培养运动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表象训练”在武术教学中的尝试
  • 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

  • 版权说明:《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的研究 》论文属高中体育教学论文栏目,版权归其作者所有,您可以参考,但严禁抄袭。

  • 上一篇: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
  • 下一篇:“表象训练”在武术教学中的尝试

  •   本文关键词:舞蹈啦啦队运动员身体姿态控制能力训练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71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1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