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荀子乐舞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02:38

  本文关键词:荀子乐舞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荀子 儒家学派 乐舞思想 “礼乐”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发生于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是中华民族思想史上的华彩乐章,这场历时三百多年的跨世纪大辩论向我们展现了古哲先贤的思想魅力,为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荀子作为“百家争鸣”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乐舞思想在继承孔子“礼乐思想”的同时,融入了自身对于乐舞活动的独特思考,极富思辨性,对后世儒家乐舞思想的发展影响深远。另外,荀子的乐舞思想虽然是其本人对于当时乐舞发展情况的主观认识,但其论“乐”之言论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触及到了乐舞活动的本质、作用及美学要旨,其所重点讨论之处对于当下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而言,具有一定的启发及现实意义。因此,今天当我们研究中国古代乐舞发展历史时,荀子乐舞思想是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分三章对荀子的乐舞思想进行研究。第一章是对荀子之生平、所处之时代的介绍,力求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及荀子的生活环境入手,来看荀子对于传统儒家学说进行改良的现实性以及必要性。第二章是从由孔子所坚决倡导的儒家“礼乐思想”以及从荀子本人的学术思想中,对于其乐舞思想影响较大的、具有浓厚荀学特色的思想观念入手,表明荀子的乐舞思想并非无根之木,其一方面植根于孔子的“礼乐思想”之中,另一方面又融入了荀子自身的独特思考。第三章以《荀子·乐论》的文本为基础,对《荀子·乐论》的逻辑线索进行梳理,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得出荀子乐舞思想所着重阐述的四大关系,并在与《墨子·非乐》的对比中分析荀、墨之论乐的同、异以及荀子乐舞思想的得、失。
【关键词】:荀子 儒家学派 乐舞思想 “礼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709.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0-13
  • 二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13-14
  • 三 文献综述14-16
  • 第一章 饱受争议的儒者——荀子16-23
  • 第一节 荀子及其著作概述16-18
  • 一 荀子及其生平事迹16-17
  • 二 《荀子》一书及其重要版本、注本传衍情况17-18
  • 第二节 对于荀子相关争议之述评18-21
  • 一 与荀子相关的评价及争议19
  • 二 对荀子争议焦点的评述19-21
  • 本章小结21-23
  • 第二章 荀子乐舞思想的思想基础23-35
  • 第一节 儒家学派的倡乐传统23-27
  • 一 孔子及其乐舞思想23-25
  • 二 儒家乐舞思想的特点25-27
  • 第二节 与荀子乐舞思想密切相关的荀学观点27-34
  • 一 荀子对于“天人关系”的认识28-31
  • 二 荀子对于“人性善恶”的认识31-32
  • 三 荀子对于“身心关系”的认识32-34
  • 本章小结34-35
  • 第三章 荀子乐舞思想的内容分析35-60
  • 第一节 《荀子·乐论》的逻辑线索37-44
  • 第二节 荀子乐舞思想所着重阐述的四大关系44-50
  • 一 关于“乐”与“情”45
  • 二 关于“乐”与“礼”45-47
  • 三 关于“礼乐”与“教化”47-49
  • 四 关于“礼乐”与“王道”49-50
  • 第三节 从荀、墨论乐之比较中看荀子乐舞思想的得与失50-59
  • 一 墨子对从事乐舞活动的非议51-54
  • 二 荀、墨之论乐的同、异、得、失54-59
  • 本章小结59-60
  • 结论60-63
  • 参考文献63-65
  • 附录一 图片索引及来源65-66
  • 附录二 《荀子》重要版本及其注本成书时间表66-67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67-68
  • 致谢68-69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海波;《荀子》的文艺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28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28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e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