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代皇后赵飞燕的袖舞艺术及历史影响
本文关键词:论汉代皇后赵飞燕的袖舞艺术及历史影响
【摘要】:汉代皇后赵飞燕是一位由舞者出身的皇后。袖舞作为我国古典舞的一种类型,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与审美品格,赵飞燕凭借得天独厚的自身条件与深厚的袖舞艺术技艺成就了一个流传千古的舞蹈传奇。
【作者单位】: 内江师范学院;
【关键词】: 赵飞燕 袖舞 影响
【基金】: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资助立项项目,课题编号:CJF012036
【分类号】:J722.4
【正文快照】: 赵飞燕是我国汉代汉成帝时期的第二位皇后,她在我国历史上以及民间传说中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女子。我国现存最早的年画《四美图》中,赵飞燕与王昭君、班姬、绿珠并列为四大美人。古往今来不乏众多咏颂赵飞燕的诗句以及野史记载,最为人称道的是她卓越的舞蹈传奇,凭借绝美的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克芬;长袖善舞 源远流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王岩;;从汉代舞蹈文物中看“袖舞”的表演形态[J];齐鲁艺苑;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恩伟;;乐舞一体话六代 秦汉俗乐占先声——秦汉俗乐兴起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2 靳婕;;先秦时期的舞蹈艺术[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3 赵向欣;豫南花鼓灯历史流变初探[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王静波;;浅论《舞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田nI;;孙颖与他的《铜雀伎》[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彭洁波;;秦、汉、魏、晋时期的袖舞[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王晓茹;;朱载X 《乐律全书》中舞谱与合乐谱的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张麟;;唐代舞蹈《绿腰》的审美考究及动态猜度[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沈阳;;论汉画像舞蹈形象的身体语言特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蔡享丽;;论中国乐舞的原生浪漫主义风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宇晓;;婆娑弄姿融古风 飞扬浪漫汇汉韵——浅析汉画像中的盘鼓舞[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双;;汉画像“乐舞百戏”图中“狂欢化”的文化解读[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秀慧;《淮南子》与汉初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苏娅;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尊志;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龙坚毅;汉赋与汉代社会[D];厦门大学;2007年
7 王昕;功修、祭仪、节庆中旋跳的舞蹈[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漆明镜;“清商乐”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2年
9 张兰花;曹魏士风递嬗与文学新变[D];浙江大学;2012年
10 董德光;戏曲表演程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李婷;乐舞《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秋雅;汉赋中的社会风俗散论[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涛;中国剑舞及其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乐乐;论宋代“队舞”对唐代宫廷舞蹈的继承与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柯曙光;汉墓乐悬及其礼乐文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斌;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李响;舞蹈传播方式分析与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8 丁莉;试析“礼乐”思想在中国舞蹈作品中的体现[D];延边大学;2011年
9 米昂;爱社傩舞的文化特征及发展初探[D];山西大学;2011年
10 郭慧娟;关于从太谷秧歌中提取舞蹈动作元素的探讨[D];山西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伟红;浅谈安庆方言对歌唱的影响[J];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毛晓骅;印象派之源——前辈作曲家对德彪西印象派创作技法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年01期
3 张亚伶;谈谈吟诵对声乐学习的益处[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1期
4 孟宪辉;“改土归流”与土家族民歌[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5 杜兴梅;“楚辞”的音乐文化特质及其影响[J];音乐探索;2000年03期
6 魏丽莉;论儒家音乐思想及其对我国音乐文化的影响[J];宿州师专学报;2003年01期
7 郑星华;梁柰;;论南宁国际民歌节的艺术辐射作用与影响[J];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S2期
8 冯建志;汉画像乐舞百戏的表演艺术及其影响[J];南都学坛;2004年02期
9 黄璇;试论合唱艺术对高校学生的影响[J];艺术探索;2004年S1期
10 覃玫;地域文化对舞蹈创作的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娟;;文学修养与演唱——论演唱者文学修养与演唱的关系[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2 金世余;;我国近代教会学校音乐教育之影响管窥[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耿家林;;音乐教育功能论[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黄苇;姚永钦;;回忆五十二团的歌曲创作和演出活动[A];铁流6:新四军文化工作专辑——新四军文化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李伟;;A/B拾音制式中时间差对立体声重放声像定位的影响[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2年
6 颜咏;;关于钢琴教育民族化的思考[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琬麟;扮靓动作人生[N];中国服饰报;2008年
2 朱红;汉代玉舞人和舞蹈[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梁晓声;舞蹈的话语[N];中国艺术报;2003年
4 ;中国舞蹈的原始发生与历史建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记者 涂露芳;创世界最大规模广场演唱[N];北京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帅佳希;好人好梦:仡佬族音乐人罗钢印象[N];贵州民族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扈斌斌;论长笛的法国学派[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炳慧;试论美声唱法对中国歌剧演唱艺术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周佳音;论法国长笛学派对我国长笛演奏的影响[D];上海音乐学院;2005年
4 韦高罡;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红梅;南朝宫廷音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罗成萍;莫扎特歌剧《魔笛》的体裁特点和演唱风格[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如春;格里格《抒情小品》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维婷;音乐剧《悲惨世界》的歌曲特点与演唱风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安娜;西方人眼中的中国音乐[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陈婷婷;论延边地区朝鲜族音乐对汉族歌曲创作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293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2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