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羌姆”仪式中的音乐及意义阐释——“藏彝走廊”之乐舞考察

发布时间:2017-08-24 08:23

  本文关键词:“羌姆”仪式中的音乐及意义阐释——“藏彝走廊”之乐舞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藏彝走廊 本波教 羌姆 乐舞


【摘要】:本文所要讨论的是在藏彝走廊中分布在岷江、大渡河一带的嘉戎藏族和其所信仰的本波教以及寺院乐舞“羌姆”。将“羌姆”作为“藏彝走廊”这一特定区域文化的一个乐舞现象来考察研究,是希望以历史——民族区域文化为背景结合田野工作资料对特指的音乐文化现象做较深入的理解。也就是说,面对“藏彝走廊”这一范围很广的命题,除了进行宏观的比较研究之外,更主要的还在于做微观的典型研究,是本文的基本出发点。
【作者单位】
【关键词】藏彝走廊 本波教 羌姆 乐舞
【分类号】:J607;J722.7
【正文快照】: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1980年前后提出的一个历史——民族区域概念,主要指今甘、青、川、滇、藏五省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河流所构成的“横断山脉地区”。其中,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自北向南穿流而过并形成若干天然的河谷“走廊”,由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达成;关于“藏彝走廊”研究的几个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06期

2 田联韬;藏传佛教乐舞“羌姆”音乐考察[J];中国音乐学;2000年04期

3 嘉雍群培;藏族宗教乐舞的形成及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双白;论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的源头及其流布[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杨曦帆;;近20年“藏彝走廊”乐舞研究述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李和平;;论历史环境中非物质形态遗产的保护[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2期

4 陈杰;;良渚文明兴衰的生态史观[J];东南文化;2005年05期

5 章牧;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文化属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吉国秀;发展与论争:人类学视野中的田野工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7 孙九霞;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下)——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孙庆忠;都市村庄:南景——一个学术名村的人类学追踪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赵利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重构[J];固原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10 马克林;;宗教文化的生态和谐价值[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君仁;花儿王朱仲禄[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晓琼;变迁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3 冯双白;青海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和民间祭礼舞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4 李和平;重庆历史建成环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5 刘伦文;母语存留区土家族社会与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罗惠,

本文编号:730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30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e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