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云南映象》谈原生态舞蹈热现象发展
本文关键词:从《云南映象》谈原生态舞蹈热现象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原生态 云南 民族舞蹈 映象 生命力 发展 歌舞 种生命 杨丽萍 民间舞
【摘要】:正2003年,随着《云南映象》在昆明的首演,一种新型的“原生态舞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的几年中红遍了大江南北,原生态舞蹈如《香格里拉》、《祭鼓》、《美丽壮锦》等很快风靡全国。舞蹈界的“桃李杯”大赛,也为原生态舞蹈设立了“西部原生态舞蹈保护贡献
【关键词】: 原生态 云南 民族舞蹈 映象 生命力 发展 歌舞 种生命 杨丽萍 民间舞
【分类号】:J705
【正文快照】: 2003年,随着《云南映象》在昆明的首演,一种新型的“原生态舞 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的几年中红遍了大江南北,,原生态舞 蹈如《香格里拉》、《祭鼓》、《美丽壮锦》等很快风靡全国。舞蹈界的 “桃李杯”大赛,也为原生态舞蹈设立了“西部原生态舞蹈保护贡献 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艺,王佳;《云南映象》模式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刘晓真;《云南映象》的“原生态”悖论[J];艺术评论;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崔珊;;浅谈《云南映象》“原生态”的继承与发展[J];大舞台;2010年08期
2 陶丽萍;何甜;;地域民族歌舞文化价值转换理论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7期
3 熊黎明;;多元文化语境中民族舞蹈“产业化”的艺术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以《云南映象》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4 熊关;;原生态民族文化保护观质疑[J];商业时代;2007年1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浈;论《云南映象》的“原生态”文化内涵与理论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幼常;国内旅游演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自然;从《云南映象》看我国文化产业生态环境[D];中南大学;2008年
4 余琪;国内大型主题性旅游演艺产品开发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蒲晓蕾;河北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究[D];河北经贸大学;2008年
6 刘晓璐;旅游演艺产业营销战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薛艳;上海旅游演艺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肖肖;文化产品的品牌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胡娟;旅游创意产品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刘艳兰;实景演艺:旅游业态创新及其扩散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宝康 杨丽萍 杨晓萍 玲子 朱运宽;[N];云南日报;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平;;从原生态“映象”到衍生态“响声”(下)——杨丽萍歌舞、乐舞集创作随想[J];舞蹈;2010年03期
2 ;淳朴原始的声音 云南映象[J];黄金时代;2006年03期
3 刘勇;;要加强对“原生态”唱法的研究[J];广播歌选;2011年06期
4 王晓丹;;藏民族舞蹈的发展形态[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买尔哈巴·米吉提;;把遗产留给后代——做“原生态”民歌的守护者[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6 熊黎明;;多元文化语境中民族舞蹈“产业化”的艺术批评及其价值取向——以《云南映象》为例[J];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7 覃金盾;;高校音乐学专业加入原生态内容的课程设置构想[J];大家;2011年15期
8 于平;;从原生态“映象”到衍生态“响声”(上)——杨丽萍歌舞、乐舞集创作随想[J];舞蹈;2010年02期
9 ;精彩瞬间[J];城市党报研究;2011年03期
10 曹耿献;;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西安鼓乐为例[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伟钧;;清江流域土家族原生态饮食文化的传承与整理[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2 李翠娟;张登本;孙理军;;谈原生态药物治疗学对《内经》理论体系建构的影响[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思奇;胡银根;;保护土地原生态 建设土地新生态——浅谈土地建设的几个问题[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4 张娜娜;付瑶;肖轶;;云南传统民居被动式适应气候的原生态设计浅析[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周华斌;;原生态戏剧与视觉符号[A];2000年青海海峡两岸昆仑文化考察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王瑞生;王介平;;中蜂原生态蜜技术实验研究[A];中国养蜂学会生物学专业委员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季冬林;;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8 刘思国;王春来;郭设平;张秀华;郭洋;邵美丽;宫强;;牛结核病病原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研究[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六次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金少萍;;中西部山区民族原生态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龚正伟;刘煜;徐丰铭;;“原生态”价值取向与高校体育的“善本再造”[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慕 羽;“原生态”改造了原生态[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肖一;《云岭天籁》打造原生态民族文化品牌[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黄华 王永刚;大型原生态音乐集《云岭天籁》昨公演[N];云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吴月辉 宋冰;最近流行“原生态”[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5 谭雅竹;我省原生态选手均获奖[N];云南日报;2008年
6 资华筠;关于“原生态”概念的探讨[N];光明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王磊;“原生态”,淹没在喧哗中[N];文汇报;2008年
8 汪永晨;生态游的最大意义是唤起危机意识[N];黄冈日报;2009年
9 薛文娟;质疑“原生态”[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鄞镇凯;潮汕谜艺回归原生态[N];汕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薄井由;清末民初云南商业地理初探——以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调查报告为中心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伊继东;云南高等师范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桑郁;云南通海蒙古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1840—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杨煜达;清代云南(1711-1911年)的季风气候与天气灾害[D];复旦大学;2005年
7 聂蒲生;抗战时期在昆明专家对云南和大凉山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郭晓东;云南省马厂箐斑岩型铜钼金矿床岩浆作用及矿床成因[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9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袁国友;近代滇港贸易问题研究[D];云南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少华;山西原生态唱法探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徐可可;论中学生原生态写作指导[D];延边大学;2010年
3 谢俊;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之理性思考[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昆伟;云南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GMS)贸易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源;云南主要湖泊旅游环境效应及调控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赵慧勇;合院式民居在云南的发展演变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陈国林;云南天然橡胶产业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8 雷雪飞;云南民营企业发展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9 罗超;云南历史城镇兴衰的区域性机制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孙建;GMS进程中云南产业集群构建的理论及实践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525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52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