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浅谈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文化元素的碰撞

发布时间:2017-09-02 16:41

  本文关键词:浅谈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文化元素的碰撞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元素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新一代演员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芭蕾舞里的中国文化元素主要是指中国式的故事题材、中国式音乐、中国古典舞和民间舞技术、中国芭蕾舞演员、中国式的服饰和舞美等。芭蕾舞如何在中国有特色的发展的本质问题就是与中国元素和谐融合的问题。西方古典芭蕾舞在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在各种不同的文化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其在中国的生根和发展有着自己特性,但同时也符合芭蕾舞在各国民族化的共性。在中国文化元素与西方芭蕾舞的碰撞过程中,会有融合,也会有矛盾。西方古典芭蕾舞是以西方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归根到底这种碰撞是中国文化元素与西方文化元素的碰撞。这种碰撞的应当首先是以吸收合并为主,也就是说西方芭蕾舞在中国的民族化后应当首先符合芭蕾舞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而后吸收中国文化元素,最总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芭蕾舞。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陷入简单“叠加”、“拼贴”的境地,或者如果中国化的内容融入不当,忽略了传统芭蕾舞的基本要素,也就失去了芭蕾舞在中国发展的基本前提,最终会使欣赏者在评价时失去评价基础和基本的审美体系。艺术发展的多元化是正确的,但应当遵循一定规律和方法,不然最终的结果就是艺术作品的凌乱与矛盾。真正好的芭蕾舞作品应当为至少具备一般艺术欣赏能力的观众所理解,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还要使更多的观众在有机会初识芭蕾舞的同时一点点的了解芭蕾舞,增加芭蕾舞的受众人群,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欣赏能力,这就更加需要好的作品去传播和引导。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出现很好的遵循了以上这些规律和原则,做到了西方古典芭蕾舞技术与中国元素的良好结合,这也是其有众多观众和至今长久不衰的原因。因此,以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来分析西方古典芭蕾舞与中国文化元素碰的碰撞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对新一代芭蕾舞演员和以后的中国芭蕾舞编创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国文化元素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新一代演员的继承和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723.4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8
  • 一、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的创作与发展8
  • 二、《红色娘子军》中西方古典芭蕾舞技术与中国文化元素的有机结合8-12
  • (一)、《红色娘子军》展现了西方古典芭蕾舞技术和内涵的同时,,很好融合中国古典舞、民间舞的技术8-10
  • (二)、《红色娘子军》中的音乐在具备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同时,并与西方古典芭蕾舞技术有机结合10-11
  • (三)、《红色娘子军》是中国式典型故事题材的体现11
  • (四)、现实主义的教育意义和中国特色革命主义理想的红色艺术潮流11-12
  • 三、中国芭蕾舞演员在中国芭蕾舞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2-14
  • (一)、芭蕾舞演员的身体和文化心理差异12-13
  • (二)《红色娘子军》里的中国芭蕾舞舞演员—五代琼花为例13-14
  • 四、红色剧目对中国新一代芭蕾舞演员成长的价值14-17
  • (一)、中国新一代芭蕾舞演员对《红色娘子军》的继承与发展14-15
  • (二)、中国新一代芭蕾舞演员对中国芭蕾舞发展的重要性15-17
  • 1、从《红色娘子军》看演员的二度创作15-16
  • 2、培养和加强编舞能力16-17
  • 3、对外交流17
  • 结束语17-18
  • 参考文献18-19
  • 致谢19-2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夫;芭蕾舞剧《印度寺院舞女》[J];视听技术;2000年06期

2 肖苏华;青春的旋律奏响申城——记上海第二届国际芭蕾舞比赛[J];舞蹈;2001年06期

3 巴景侃;浅谈柴科夫斯基对芭蕾舞剧的贡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杨越;彼吉帕经典芭蕾舞剧中的西班牙舞[J];舞蹈;2002年04期

5 王晓茹;培养复合型芭蕾舞编导人才之我见[J];教育评论;2002年01期

6 欧建平;;如何欣赏芭蕾舞[J];艺术教育;2003年01期

7 西来;为了振奋民族精神——大型原创芭蕾舞剧《精卫》简介[J];上海戏剧;2003年10期

8 罗辛;;口衔山石细 心望海波平——评芭蕾舞剧《精卫》[J];舞蹈;2003年01期

9 许步曾;;旧上海的芭蕾舞剧——为上海俄国舞剧团成立七十周年而作[J];上海戏剧;2005年02期

10 袁亚妹;;舞动的精灵——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及其音乐[J];黄河之声;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穆利斌;;币中奇葩——前苏联及俄罗斯的芭蕾舞纪念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豪;芭蕾舞剧《堂·吉诃德》为何有如此魅力?[N];中国艺术报;2013年

2 文艺;芭蕾舞剧《鹊桥》打造东方经典[N];工人日报;2007年

3 黎骁宇;英国影院直播歌剧、芭蕾舞剧[N];中国文化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玛依古丽·艾;把经典做到极致[N];新疆日报(汉);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亚萌;芭蕾舞鞋仍未脱下[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记者 杜京;原创芭蕾舞剧《小河淌水》发布会在京举行[N];云南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杜京;芭蕾舞剧《小河淌水》昨在京首演[N];云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王位 编译;英国:芭蕾舞裙走上时尚T台[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张悦;芭蕾舞剧《简·爱》:让“疯女人”走到台前[N];中国艺术报;2012年

10 记者 谭雅竹 李开义;芭蕾舞剧《小河淌水》昨在昆首演[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慧婷;西方芭蕾舞剧的幸运结局及其生成路径[D];上海戏剧学院;2009年

2 陈瑞;当代中国芭蕾舞剧民族化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贾超;中国芭蕾舞剧的民族化发展[D];河北大学;2013年

4 韦文娟;德利布的芭蕾舞剧《葛蓓丽亚》与《希尔维亚》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5 曾翔宇;芭蕾舞剧《睡美人》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6 李亚菊;斯特拉文斯基芭蕾舞剧《婚礼》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娜;论福金芭蕾舞剧创作理念的现代性特征[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书云;中国芭蕾舞剧音乐特征分析[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9 孙俏;中国芭蕾舞剧作品中音乐与舞蹈的民族性融合[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余媛媛;从世界六大学派芭蕾的共性与个性看中国芭蕾[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79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79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9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