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齐国舞蹈艺术探究

发布时间:2017-09-05 07:46

  本文关键词:齐国舞蹈艺术探究


  更多相关文章: 齐国 舞蹈 《韶》乐舞 特色


【摘要】:齐国舞蹈艺术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具有玄鸟崇拜情结的先齐东夷舞蹈,舞以时化、风移俗变的齐国民间舞蹈,还是礼与变俱、以俗为美的齐国宫庭舞蹈,都充分反映了齐国舞蹈的艺术成就,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特别是由丰富内容和独特形式构成的"尽善尽美"的齐国《韶》乐舞,不仅是先秦时期舞蹈的巅峰之作,并被历代作为宫廷乐舞的典范,影响中国舞蹈创新与实践长达2000多年,成为具有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中的经典之作,而且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及世界舞蹈艺术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中共淄博市委党校;
【关键词】齐国 舞蹈 《韶》乐舞 特色
【分类号】:J709.2
【正文快照】: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是通过表演者的艺术表演,把人及其社会生活的丰富内涵,生动形象地展示在人们面前。从某种程度上说,自人类文明出现开始,就有舞蹈存在。中国舞蹈艺术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起,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玉德;《韶》乐考论[J];学术月刊;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镇豪;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J];中原文物;1996年02期

2 黄翠梅;李建纬;;金玉同盟——东周金器和玉器之装饰风格与角色演变[J];中原文物;2007年01期

3 周亚利;朝阳三燕、北魏遗存中反映出的汉文化因素[J];辽海文物学刊;1996年01期

4 吴存浩;春秋战国时代墓葬习俗演变试论[J];民俗研究;1998年03期

5 李鸿雁;齐国的金属细工工艺[J];管子学刊;1999年04期

6 李鸿雁;齐国玉器文化综论[J];管子学刊;2001年01期

7 邱文山;齐、鲁文化及其交融与整合[J];管子学刊;2002年03期

8 王京龙,高新镇 ,马立华;齐国兴亡浅说[J];管子学刊;2003年02期

9 高美进;《考工记》中的齐国乐器制造业[J];管子学刊;2004年03期

10 张翔;周代乐器组合之观察[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吕军;中国东北系青铜短剑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洪石;战国秦汉漆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D];东南大学;2001年

5 李宏峰;礼乐张力下的音乐体认[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6 管恩好;青铜文化与《诗经》发生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冯卓慧;商周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邵晓洁;楚钟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霞;隋唐两京陶俑艺术初探[D];郑州大学;2007年

2 王少君;先秦齐鲁地区移风易俗考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允东;先秦车马殉葬制度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郭向平;汉代砖石画像计算机处理与农史信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徐姗娜;简论文学和音乐的关系[D];厦门大学;2001年

6 米永盈;《九歌》音乐特色之文献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忠林;略论战国文化的分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应华;贵州梭戛“长角苗”音乐文化生态考察与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9 熊煜;中国陶塑艺术特征的初探及历史文化意义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孙金霞;楚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红;开拓探索树立高校舞蹈教育教学新观念[J];克山师专学报;2004年04期

2 孙颖;周志强;;孙颖舞蹈:静悄悄的美学革命——孙颖与周志强的对话[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肖灵;肖杨新;;舞蹈:人类文化的直接载体——创建新型的舞蹈文化教育基地[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4 冯百跃;;“水”滋润下的傣族民间舞蹈文化[J];文艺争鸣;2007年09期

5 郭秦岭;;浅谈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多元化发展[J];作家;2008年02期

6 张婧;;鉴舞蹈文化谈舞蹈审美[J];艺术教育;2008年03期

7 张冬梅;谭壮;孙姗姗;;燕赵民间舞蹈文化对推动河北省旅游业发展的研究[J];大舞台;2009年04期

8 陈艳玲;;“礼”思想在朝鲜民族舞蹈文化中的传承[J];艺术教育;2009年09期

9 苏水莲;;仫佬族地区舞蹈教育与本土舞蹈文化传承研究[J];广西教育;2009年36期

10 陈思颖;;舞史之精粹 舞论之华章——读资华筠先生新作《话说中国舞蹈》[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郑荣健;吹响舞蹈文化产业集结号[N];中国艺术报;2011年

2 孙德林;用舞蹈文化激活多元智能[N];贵州政协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郭笑笙;保护民族的、多样性的舞蹈文化[N];云南日报;2002年

4 毛雅琛;第四届国际舞蹈文献海陆学术研讨会在韩国举行[N];中国艺术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杜再江;遵义市倾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舞蹈文化[N];贵州民族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俊 实习生 刘镇彬;创新是在前人基础上再进一步[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刘丽;在保护中传承民族民间舞蹈,促进旅游产业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彭 宽;舞蹈:以民族自信面对开放世界[N];中国艺术报;2005年

9 冯其庸;寻求开启历史真相的钥匙[N];中国艺术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徐舫;大家来跳“卡德尼且啦”[N];凉山日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苏娅;中、日、韩三国古典舞蹈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萧君玲;中国舞蹈美学特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孙慧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结构及功能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海滨;山东菏泽地区传统民间舞蹈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史琰琰;山西翼城花鼓舞蹈文化资源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琛;《考工记·磬氏》验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4 张小燕;“绕三灵”节祭仪式中的“舞蹈文化”考[D];云南艺术学院;2012年

5 郭建兵;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性舞蹈课程建设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0年

6 于超;黑龙江地区鄂伦春族舞蹈文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7 锺晶;走向本土——论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创建宗旨及其创作实践[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8 钟yN洵;中国古代舞蹈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于倩;山东海阳秧歌舞蹈文化特征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妍;王玫舞蹈创作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7967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7967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0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