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盛世——唐代乐舞管窥
本文关键词:歌舞盛世——唐代乐舞管窥
【摘要】:我国古代乐舞发展较早,但是其发展最辉煌的年代要数唐朝时期。此时的乐舞种类众多,分类细化更是令人慨叹。特别是它的表演性和观赏性,再集合了当时丰富的文化曲艺,是我国古代乐舞的巅峰时期。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 唐代艺术 古代乐舞 艺术 发展
【分类号】:J709.2
【正文快照】: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不只是政治经济得到稳定发展,一片繁荣盛世局面,在文艺史上更是写下了浓墨重彩一页。一、唐代乐舞的文化继承唐朝的文化发展多继承隋朝旧制,宫廷乐舞方面更是大量继承,有不少有名的乐曲唐朝和隋朝基本是同名,其中包括《采桑》、《兰陵王》、《圣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立;;中国文学中的乐妓及其制度考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蔡渊迪;;杏雨书屋藏敦煌舞谱卷子校录并研究[J];敦煌研究;2012年01期
3 王立,郝明;武术文化与唐代豪侠精神[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刘洁;;中晚唐教坊之商业化考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曹明升;宋代歌妓略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许彩萍;;南音琵琶演奏艺术的萌芽期与形成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年04期
7 崔玉梅;;初盛唐边塞诗中的胡乐器解读[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刘晓明;热戏与唐宋戏剧的演出形态[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9期
9 黎国韬;龙赛州;;宣徽院与宫廷戏剧乐舞关系初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10 陆杰;;风月空间:中国传统文学想象中的异托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尚民杰;;唐代宫人、宫尼墓相关问题探讨[A];唐史论丛(第十六辑)[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2 毛文琦;中国古代词学范畴举隅[D];复旦大学;2011年
3 吕宁兴;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许智银;唐代临淄段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袁绣柏;近代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传飞;相和歌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8 左汉林;唐代乐府制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康瑞军;宋代宫廷音乐制度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10 刘洋;唐代宫廷乐器组合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婷;唐代古琴诗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莉;唐元和时期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尚琰;武德贞观时期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宋亚文;东汉音乐文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马幔;“和而不同”[D];河南大学;2011年
7 隆莺芷;敦煌曲子词与唐代商业城市风貌[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国平;唐时期筝的历史地理探索[D];暨南大学;2011年
9 陈浩波;《唐戏弄》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1年
10 孙正夷;唐代琴文化初探[D];复旦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小中;;关于民族唱法的创新与发展[J];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柳文杰;;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古典舞——当代中国古典舞发展之我见[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沈琼;;浅谈古典主义奏鸣曲的发展[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10期
4 海和平;;论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年Z1期
5 王俊;中国民族音乐学刍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6 傅乐琳;琵琶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2年02期
7 刘兴武;漫谈中国说唱音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陈琳;浅谈畲族舞蹈的形成和发展[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9 段桥生;米瑞玲;;中国传统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2006年04期
10 杨秋萍;;音乐的凝聚力[J];北京教育(成功就业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罗小平;;中国音乐心理学转型阶段发展特征[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陆小玲;;音乐素养与人的整体发展[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柴亚萍;;让舞蹈为孩子们带来快乐[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江东;舞乐交融的历史[N];中国文化报;2010年
2 记者 谌强;让社会分享学术资源科研成果[N];光明日报;2011年
3 江东;刘凤学的“唐舞”重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马进;乐舞《敦煌韵》:走出国门 尽展东方神韵[N];中国文化报;2006年
5 卢惠文;浅谈舞蹈的社会作用[N];甘肃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蒋凤;老骥奋蹄亦千里[N];毕节日报;2011年
7 记者 高方 冯瑾;《龟兹一千零一》再现千年幻境[N];新疆日报(汉);2005年
8 于烈;中韩古典舞蹈研讨举办[N];文艺报;2008年
9 杨少文 记者 李江敏;大型民族歌舞《敦煌韵》在昌演出[N];南昌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昶;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田丽萍;冀东地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3 杨虹Pr;20世纪我国合唱音乐的历史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4 王宏丽;论歌唱的民族风格[D];西南大学;2008年
5 姚小兰;试论当今中国民族声乐的多元化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张鹏;论手风琴音乐艺术的民族性与未来[D];山西大学;2005年
7 郭宝凤;中国芭蕾艺术的发展与展望[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赵杰;简述钢琴前奏曲的起源与发展及斯克里亚宾《24首前奏曲》Op.11的演奏诠释[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9 姚蓉蓉;中国民族声乐的现代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永妍;蒙汉调音乐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变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01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01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