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棕扇舞的田野呈现与文化功能分析
本文关键词:哈尼族棕扇舞的田野呈现与文化功能分析
【摘要】:棕扇舞是云南省哈尼族流传下来的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舞蹈,舞蹈来源于美丽的民间传说,棕扇舞产生于当地独具特色的山地环境、人文信仰并多在送葬等各种祭祀活动时举行。人们通过神灵崇拜、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来求得生活幸福、人丁兴旺。衍生于上述活动中的舞蹈强化了人们的追求,体现了舞蹈在人类生活中的功能所向和意义所在。哈尼族虽然地理位置偏远,但有这样一种古朴而极具程式与规模的舞蹈,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将之进行发展与保护,而深入民间采风就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手段,在这一过程里不止是学到了动作,也看到了动作与人神之间的无声交流。
【作者单位】: 玉溪师范学院舞蹈系;
【关键词】: 哈尼族 棕扇舞 文化功能
【分类号】:J722.22
【正文快照】: 哈尼族在最早的文献记录中写作“斡泥”,明代至中华民国均称为“窝泥”,新中国成立后才称“哈尼族”[1],现有的一百三十四万多人多分布在云南南部红河下游与澜沧江之间的山岳地带,国外有一万一千多人,分布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称“阿卡”[2]。哈尼族有着悠久农耕历史,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国文;论哈尼族社会中的原始宗教[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2 项莉,李启亮;哈尼族舞蹈文化艺术浅谈[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册;唐艳平;王合霞;赵恒;;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现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9期
2 马古兰丹姆;;体育舞蹈通向奥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高玉;史前考古材料作为艺术起源研究实证材料的质疑[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唐迎欣;玄之舞——东方舞蹈与宗教的联结[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2期
5 田燕;袁国伟;;我国体育舞蹈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大舞台;2012年09期
6 郑硕夫;;论哈尼族宗教中的生命观[J];歌海;2013年01期
7 高雅;;重审舞蹈教学的规范性[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彭明娟;王园园;;体育舞蹈在中国发展的内外因分析[J];贵州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9 张鲲;;汉族传统丧礼仪式的源起与流变[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和建伟;;《格萨尔》和《摩诃婆罗多》比较研究的两个维度[J];安康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桂萍;艺术表现力在艺术评分类项目中的竞技价值及其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2 朱映占;民国时期的西南民族[D];云南大学;2012年
3 徐从辉;“复兴”的想像:周作人对新文化的另类回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黎亮;林兰民间童话的结构形态与文化意义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鹤云;我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4年
6 张欣杰;新时期以来文学文本中的性别文化[D];厦门大学;2014年
7 高艳芳;中国白蛇传经典的建构与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李林蔓;大众休闲方式审美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9 杨海波;列宁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10 乔蕤琳;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与新型女性文化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海燕;;哈尼族棕扇舞的田野呈现与文化功能分析[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张晨;;从民间到舞台的棕扇舞——试论红河哈尼族审美文化变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10期
3 额瑜婷;;玉溪文化博览 元江羊街乡哈尼族棕扇舞[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4 王丹丹;;哈尼族民间舞蹈探析[J];大舞台;2011年02期
5 窝估西木;红河之子──中国哈尼族的乐舞文化[J];国际音乐交流;1997年04期
6 李枭香;;浅谈哈尼族舞蹈[J];艺术科技;2012年02期
7 李安明 ,钱康宁;元江民族民间乐舞剪影[J];民族艺术研究;1988年05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芳;棕扇舞入选国家级非遗推荐名录[N];玉溪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额瑜婷;元江县羊街乡哈尼族棕扇舞文化历史变迁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802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02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