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纪录片创作实践研究
本文关键词:舞蹈纪录片创作实践研究
【摘要】:当传统文化即将消失,大家就会极力抢救,但眼下正在发生的,却没有太多人重视和关注。今天的存在就是未来的历史,尤其是民族民间文化不只需要抢救,更应该珍惜维护当下已有的珍贵资源,及时准确地将当下发生的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记录下来,因为,记录现在就是纪录历史。本文拟对中国当前舞蹈纪录片发展状况做初步探讨。首先回顾西方纪录片及其舞蹈记录片的发展脉络,尝试探讨纪录片的发展历史与现状,结合经典舞蹈纪录片案例进行分析。通过阐述自己创作的作品《傩·缘》舞蹈纪录片,进一步探讨镜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的融合与探索,以及舞蹈纪录片在新媒体时代发展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分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概要性介绍纪录片,在比较中说明中西纪录片艺术的方兴未艾与蹒跚学步的历史性差距与发展现状。第二部分简单介绍傩是什么,尤其是江西南丰县石邮村的傩,并由此进一步阐述郭磊教授挖掘傩的素材所创作的系列研创作品《MASK》和《傩·面》。第三部分主要记录笔者创作的舞蹈纪录片《傩·缘》的创作过程。第四部分主要阐述《傩·缘》舞蹈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所进行的尝试和探索,包括探索人文关怀下的相互对话,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再认识,探索舞蹈与影像在创作中的深度对话。第五部分则为《傩·缘》舞蹈纪录片的表达价值以及在新媒体视角下的全媒体传播设想。结语部分肯定了舞蹈纪录片充满生命活力的价值与特性,同时指出,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舞蹈纪录片还处在实践探索期。
【关键词】:纪录片 傩 民间舞 傩·缘 影像 新媒体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舞蹈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705;J952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9
-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6
-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6-8
- (三)本课题的研究方法8
- (四)本人研究条件8
- (五)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8-9
- 一 关于纪录片9-16
- (一)纪录片产生与发展9-12
- (二)舞蹈纪录片现状与趋向12-16
- 二 关于傩16-18
- (一)傩文化及傩舞16-17
- (二)傩的舞台节目创作17-18
- 三 关于《傩·缘》纪录片18-31
- (一)导演阐述18-19
- (二)创作过程19-31
- 四 探索多层关系下的相互对话31-35
- (一)探索人文关怀下的相互对话31-32
- (二)探索舞蹈与影像在创作中的深度对话32-33
- 1.镜头语言与身体语言的合表达——为镜头编,,为镜头舞32-33
- 2.镜头运动与身体运动的同呼吸——摄像之舞33
- 3.剪辑节奏与身体节奏的相融合——剪辑之舞33
- (三)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的对话33-35
- 五 《傩·缘》的表达意义及传播设想35-39
- (一)表达价值与意义35-36
- (二)全媒体传播设想36-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1
- 致谢41-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冷冶夫;纪录片是什么????[J];中国电视;2003年04期
2 倪祥保;论纪录片真实及其象限阈[J];中国电视;2003年04期
3 郭艺芳;纪录片的多种“解说”形式[J];中国电视;2003年05期
4 肖平;纪录片知觉形式及类型研究论纲[J];中国电视;2003年06期
5 曹迟;纪录片的故事性浅谈[J];当代电视;2003年08期
6 冷冶夫;纪录片商业化的理性思考[J];当代电视;2003年12期
7 高建国;纪录片形态选择的制约因素[J];声屏世界;2003年11期
8 欧阳宏生,赖黎捷;走出电视纪录片创作低谷[J];新闻界;2003年06期
9 禹成明;调转枪口的施润玖——看纪录片《靖大爷和他的老主顾》[J];现代传播;2003年06期
10 贾爱民;纪录片创作中的主体意识[J];青年记者;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小玉;;纪录片“真实”性的再解读[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赵剑;;试论纪录片的关系真实[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谭俐莎;;底层纪录与时代见证(摘要)——中国独立纪录片掠影[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邢虹文;;纪录片编导人才素质与培养方式的创新(摘要)——以纪录片的制作过程为视角[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孙红云;;中国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发展及其特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石屹;;白玉兰国际纪录片评奖活动的发展格局与趋势[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郭讲用;;从《体育人间》看中国电视体育纪录片[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吴国庆;;借鉴国际纪录片风尚 打造传播精品[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何苏六;;加快纪录片改革发展,凝练和提升文化气质[A];北京精神:构建精神家园 提升文化软实力——第五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论文集[C];2011年
10 何白;;基于“钻石体系”的我国纪录片产业竞争力研究[A];2013福建省传播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海贝;纪录片:如何完成“纪录”的使命[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黄海贝;纪录片:如何完成纪录使命[N];今日信息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李舫;人文纪录片:寻找失落的文化精神[N];人民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臻青;纪录片为啥没有院线观众?[N];辽宁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英子;青海是纪录片创作的高地[N];青海日报;2010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刘瑜;纪录片,赔本赚吆喝?[N];深圳商报;2010年
7 喻德术;国产纪录片现状艰难出路何方?[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实习生 毛君 本报记者 张树伟;推动纪录片人才自觉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于帆;纪录片制作:从记录到表达[N];中国文化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刘淼;纪录片钟情新媒体[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丽平;中国独立纪录片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2 王增伟;新纪实主义纪录片[D];重庆大学;2009年
3 周菲菲;新虚构纪录片的美学特质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王润田;论大型历史考古纪录片《巴人之谜》与《远祖之谜》对“渝派纪录片”的建构作用[D];西南大学;2010年
5 唐莉;作为“民间记忆”的中国独立纪录片分析[D];安徽大学;2010年
6 王静波;纪录片创作的艺术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傅国春;论技术支撑下的纪录片[D];河北大学;2008年
8 陈勇志;纪录片形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苏淑洁;类型学视角下数字纪录片的选题与叙事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楠;纪录片声音要素新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04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0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