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当代舞蹈发展的“现代性”思考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当代舞蹈发展的“现代性”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舞蹈艺术 艺术作品 当代舞蹈 现代性 艺术创作 审美文化
【摘要】:现代性因素的介入,促使甚至直接导致中国当代舞蹈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因此,现代性是当代舞蹈发展最值得关注的研究对象,而如何理解中国舞蹈体现的现代性追求,却又是一个亟需厘清的难题。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编辑部;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艺术作品 当代舞蹈 现代性 艺术创作 审美文化
【基金】:2012年度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规划研究基金项目“现代性与大众化:中国现当代舞蹈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2DE21)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709.2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文化思想界出现所谓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思潮①。国内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用“后现代”的眼光和角度审视中国的社会和文化问题②。然而,提出所谓“后现代”概念,必然涉及对“现代”概念的重新认识。因此,“现代性”(modernity)问题日益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易丹;失败者的话语狂欢[J];读书;2001年07期
2 王一川;文化虚根时段的想象性认同——金庸的现代性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3 王玫;关于《我们看见了河岸》[J];舞蹈;2001年05期
4 许锐;黄河的力量[J];舞蹈;2001年05期
5 赵一凡,张志扬,章国锋,金元浦,周宪,陶东风,余虹,程正民;现代性与文艺理论(笔谈)[J];文艺研究;2000年02期
6 张法 ,张颐武 ,王一川;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知识型的探寻[J];文艺争鸣;1994年02期
7 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8 赵禹冰;王确;;“十七年”文艺理论译介中的“现代性”问题[J];外国问题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亮;;中国当代人文主义的三种叙事话语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张乔;;以儒为主及中华性——论乔峰的文化思想和象征[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3 汤其林;;试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不同舞蹈演绎形式[J];北方音乐;2012年03期
4 王玉;;《东方学》视角下的中国“主体性”[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5 肖锋;文学理论民族化时间意向性分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李勇;叙事学视野中的20世纪中国武侠小说[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江腊生;;世纪末的诱惑与选择——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的本土存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胡玉兰;赛义德学说在中国传播中的心理学透视[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3期
9 赵栋栋;;由“交往理性”看中国古代文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彭宏;;影像怀旧、身份确认与文化工业——金庸影视热的心理机制和商业动因[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建高;;中国后殖民理论研究现状及反思[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嘉明;;“现代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罗如春;;身份认同问题三论[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源;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5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6 张荣翼;冲突与重建[D];四川大学;2002年
7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8 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斌;意义与结构[D];暨南大学;2003年
10 郭强;知识与行动:一种结构性关联[D];上海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立峰;未竟的现代性诉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郭根秀;中国语境下的后殖民理论[D];兰州大学;2011年
3 杨文婷;解读黄哲伦三部戏剧作品的中国性重建[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刘江;1990年代的“人文精神”讨论[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小青;理论的旅行[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陈妍;王玫舞蹈创作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小燕;晚生代的文化身份与边缘叙事[D];厦门大学;2001年
8 张石梅;文艺思潮及其网络化与青年受众的教育引导[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9 兰希秀;后殖民理论探讨[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于波;山东新生代小说家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法;20世纪小说:模式及其沉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2 李银河;;必要的冷淡[J];读书;1992年09期
3 K·朱波夫;江帆;;小剧院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J];电影艺术译丛;1956年02期
4 王琦;现代资产阶级的形式主义艺术[J];美术研究;1958年01期
5 苏联艾德林;郭应阳;;关于毛主席的诗文创作[J];华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1959年02期
6 B·斯卡捷尔希科夫 ,佟景椨;修正主义者反s抵饕宓氖謳投鱗J];美术研究;1959年01期
7 伊林 ,刘歟;寓意和象征[J];美术研究;1959年02期
8 斯·卡夫坦诺夫;江文;;全力改进高等学校中马克思-列宁主羲基本知识的讲授[J];人民教育;1950年02期
9 李菲;论近代上海新式剧场的沿革及其影响[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傅瑾;20世纪中国戏剧发展论纲(上)[J];学术界;2000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媛;;浅谈舞蹈艺术的审美赏析[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2 张茜;;艺术与审美升华——浅谈舞蹈艺术中的审美渐变过程[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09期
3 田培培;;中国舞蹈艺术需要与经营联姻[J];舞蹈;2010年10期
4 龚剑;;浅谈对舞蹈艺术特性的认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5 汪明涛;;浅谈舞蹈艺术的意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陈爱宝;;广场舞蹈活动中的群众性与现代性[J];剧作家;2006年02期
7 丁庆;尹经民;;音乐与舞蹈[J];创作评谭;2007年06期
8 黄蕾;;浅谈舞蹈编导专业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桂迎;;建立舞蹈接受学研究,完善21世纪美育[J];艺术教育;2002年06期
10 唐上洁;;对儿童早期舞蹈教育的思考[J];钦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禾;;舞蹈艺术的超民族性和永恒价值[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陈彦;;浅谈普通高校舞蹈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功能[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3 蔡石香;;儿童舞蹈《还我星期天》[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陈冰;;舞蹈服饰——舞蹈之姐妹艺术[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5 袁伟;;舞蹈教学的美感氛围教学法[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6 田静;;儿童舞蹈作品与素质教育[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阎成立;张倩;;满族萨满舞蹈研究[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8 方红;;薪火相传舞新篇[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滕飞;;论高师舞蹈教学中加强节奏训练的重要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缪丽容;;民族风情与艺术童趣的统一——少儿舞蹈作品《翠竹声声》创作谈[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迎萍;高校加大舞蹈艺术教育力度的必要性[N];中国艺术报;2007年
2 曾曦;艺术界人士表示舞蹈艺术要回归民间[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中国舞协副主席 冯双白;大河涛头话神奇[N];中国艺术报;2002年
4 记者 赵汝碧;刀美兰舞蹈艺术50周年研讨会举行[N];云南日报;2007年
5 刘千圣;舞蹈节民族舞蹈艺术论坛举行[N];新疆日报(汉);2008年
6 惟一;半个世纪的娉婷[N];中国艺术报;2007年
7 刘敏;努力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顾兆贵;舞蹈艺术的意蕴和意境[N];中国艺术报;2004年
9 陈丹;香港学校舞蹈节推动中国舞普及[N];中国艺术报;2008年
10 记者 曲志红;丁关根冀望舞蹈艺术激情拥抱新时代[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胜洪;现代性与民族性:侗族歌班的教育人类学考察与分析[D];西南大学;2008年
2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3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刘贞银;东亚三国近现代音乐变迁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6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8 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徐昭宇;演奏型态的分析与音乐意义的追索[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10 许薇;舞剧叙事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娇娇;新媒体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2年
2 刘华芳;梅西安钢琴套曲《二十个对圣婴耶稣的注视》的“现代性”特征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闫岩;丁善德钢琴音乐创作特性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4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5 吴婷;新媒体舞蹈艺术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6 余盛祥;论伊莎多拉·邓肯舞蹈艺术的生命精神[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娟;科学的皇冠—舞蹈艺术[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苏树培;邓肯舞蹈艺术理念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9 徐航;中国民族舞蹈艺术的传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10 熊黎明;民族舞蹈艺术展演文本叙事性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06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0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