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历史现场中的记忆与失忆——以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为例
本文关键词:传说在历史现场中的记忆与失忆——以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为例
【摘要】: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经历了从明代至今的传承过程,在不同时代承载着不同的历史记忆。以历史记忆为切入点,通过对收集到的桑植白族仗鼓舞起源传说进行梳理、比对,发现无论社会生境发生怎样的变迁,对于围绕仗鼓舞所产生的民俗事象,其历史记忆是具有连续性的,而关于仗鼓舞起源的历史记忆由时间的远端向近端推移的过程中在传说文本里呈现出衰减现象,仗鼓舞起源传说最终在现代文本里失忆。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 传说 历史现场 记忆 失忆 仗鼓舞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研究”子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开发利用传承”(编号:12&ZD0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开发利用我国各民族关键符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调研报告”(编号:13AZD056)
【分类号】:J722.22
【正文快照】: 一、引言2011年桑植白族仗鼓舞被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仗鼓舞是由桑植酉水一带白族原创的民间祭祀性舞蹈,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仗鼓舞创于明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笔者2012-2014年到桑植白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调查,对仗鼓舞传承人进行深度访谈,并收集到关于仗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世瑜;传说·历史·历史记忆——从20世纪的新史学到后现代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祥林;;禹羌文化·族群意识·遗产资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洪九来;;在场与追忆——《东方杂志》建构“辛亥革命”话语的历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3 常建华;;近十年明清宗族研究综述[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4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5 华智亚;;族谱、民俗生活与村民的记忆——对安徽T村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曾纳;;囚禁的枷锁还是放飞的自由——论托妮·莫里森《天堂》中的记忆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叶展;;从集体记忆的角度解读《六月庆典》中的父子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9期
8 李留文;;宗族大众化与洪洞移民的传说——以怀庆府为中心[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9 陈华;潘浪;;当代古巴华侨的家国观与文化观——基于黄宝世书信的解读[J];八桂侨刊;2011年03期
10 李金发;;浅议彝族宗教文献《指路经》的文化内涵[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珂;吴斐琼;;现代虚拟港与集体记忆强化:遗产保护规划的另类尝试[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张桃洲;;存在的几副面孔——从《入梅丛书》看1990年代以来中国诗歌的语言与现实[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5 田兴国;;水浒忠┕壅逡閇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6 常建华;;中国族谱学研究的新进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7 黄启峰;;地景 记忆 权力——郭松h∷档奶ū笔樾囱芯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乔新华;;区域社会史研究中的比较史观[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孟君;;集体记忆的多副面孔——论“文革”的电影城市空间形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陈宇;卢斌;裴凡伟;;保护连续的城市记忆条码——以天津市小白楼五号地规划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英;多元文化空间中的湫神信仰仪式及其口头传统[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马京;云南兴蒙蒙古族婚姻家庭的变迁[D];云南大学;2010年
4 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杨子;家园的踪迹:全球化上海的剧场与艺术空间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袁瑾;绍兴舜王巡会会货表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谢冰雪;扩大的家族——洮河流域藏族传统民间组织沙尼调查[D];兰州大学;2011年
9 刘丽丽;李自成传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森;明清民国时期直豫晋鲁交界地区地域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鹏;太湖新城南泉古镇竞合模式下的再生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朱沛升;“文革”——沉重的集体记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吉方;原真性视角下的周新古镇保护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4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胡光伟;流散:找寻适意的家居[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杨阳;《仁慈》中人物自卑心理解读[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灵;社会身份:关于社会记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申琳;论20世纪西方油画中爱情题材的表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文兴;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街区[D];南京大学;2011年
10 袁洁;革命·消费·认同——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政治学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世瑜,杜正贞;太阳生日:东南沿海地区对崇祯之死的历史记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赵世瑜,张宏艳;黑山会的故事:明清宦官政治与民间社会[J];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3 顾诚;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考[J];历史研究;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捷生;;故里桑植帅魂归[J];海燕;2009年10期
2 熊晓辉;;桑植原生型民歌的艺术特色[J];民族音乐;2012年03期
3 方廷俊,,白桦;土家歌王──记青年歌手尚生武[J];民族论坛;1998年05期
4 侯碧云;;桑植民间舞蹈及其特征[J];艺海;2007年01期
5 侯碧云;;桑植白族仗鼓舞的艺术特征[J];艺海;2009年03期
6 张明;尚晴;龚勇;;桑植白族游神仪式的遗存及功能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7 汤静;;桑植白族民歌探析[J];艺海;2009年06期
8 谷厉生;桑植白族文化特点[J];民族论坛;2003年09期
9 ;概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0期
10 魏咏柏;亚子;;贴近自然之地——桑植苦竹寨[J];民族论坛;2011年1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植县官地坪镇政府 王冬月;桑植旅游应发掘文化的底蕴[N];张家界日报;2014年
2 记者 向国生 通讯员 廖声田;桑植打造非物质文化旅游品牌[N];湖南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芳 何绍群;桑植四中无一贫困生辍学[N];张家界日报;2006年
4 桑植贺龙纪念馆干部 聂屹;桑植发展红色旅游大有可为[N];张家界日报;2009年
5 本报通讯员 侯碧云;桑植人民智慧的结晶[N];张家界日报;2010年
6 记者 尹超 向国生 通讯员 黎治国;桑植 铁腕整肃违规“赈酒风”[N];湖南日报;2014年
7 陈功平 邓忠义;桑植联社信贷支持农民致富[N];张家界日报;2007年
8 万 玲 秦运龙;桑植个协全方位服务会员[N];中国工商报;2005年
9 詹雷;桑植电力结束“网中网”[N];张家界日报;2010年
10 通讯员 覃章衡 杨绍铭;桑植开展摩托车违法专项整治[N];张家界日报;2006年
本文编号:8080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08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