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广场舞
本文关键词:社会学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广场舞
【摘要】:广场舞近年来在我国快速发展,其意义已经不单是一种体育健身活动,而已成为一种广受关注的社会文化现象。一方面因为其源于社会生活,产生于大众之中,形式多样,体育健身功能突出,深受人们喜爱;另一方面又由于管理欠缺、城市空间话语权抢夺、噪音扰民等问题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与冲突。从社会学角度探究城市广场舞可以深化对我国城市广场舞这一社会现象的认识,缓和广场舞相关的社会矛盾,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并有助于深化对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的认识,探究群众性体育活动权利的保障问题,为城市规划、体育管理等相关部门将来的决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城市广场舞的历史演变及其特点进行研究,探讨了城市广场舞的特点及其发展的社会与个人动因、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本文逻辑结构主要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成果,界定了对城市广场舞研究的对象与范围。文章的主体是从社会学角度分析近年来广场舞在城市中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其自身的魅力、面临的困境并提出解决对策。研究发现:城市化、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的社会变迁为广场舞在城市中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广场舞项目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使得其主要参与群体为中老年妇女:广场舞满足了她们的健身、塑形、沟通等需求;广场舞加强了本来处于身份认同危机中的中老年妇女群体的自我认同;广场舞团队的结构在满足成员亲密关系的同时又具有稳定性,成员对群体有归属感和自豪感,进而激发其集体认同;广场舞引起的纠纷是众多矛盾产生的结果,而值得思考的是广场舞纠纷背后的性别、年龄歧视,以及女性体育话语权的缺失;“被边缘化”的城市中老年妇女群体对现状不满,挣脱中国传统对女性的束缚,追求女性体育权利。最后文章建议重新审视城市广场舞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作为一项有良好群众基础的体育健身项目,广场舞应当受到社会、媒体的尊重和政府的重视,其健康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尽快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地利用现有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同时,合理规划城市居住区的体育场地;城市社区体育管理部门应该发挥作用,实现基层体育自治;发展多元化的休闲体育使群众有更多样的选择。
【关键词】:社会学 城市 广场舞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72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前言10-12
- 1.1 选题的依据10-11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
- 2 文献综述12-17
- 2.1 关于广场舞历史起源和现代广场舞概念的研究12-14
- 2.1.1 广场舞的历史起源和发展12-13
- 2.1.2 现代广场舞的概念13-14
- 2.2 关于广场舞功能的研究14
- 2.3 关于广场舞发展现状的研究14-15
- 2.4 关于广场舞兴起原因的研究15-16
- 2.5 关于广场舞冲突及发展对策的研究16-17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17-18
- 3.1 研究对象17
- 3.2 研究方法17-18
- 3.2.1 文献资料法17
- 3.2.2 逻辑分析法17-18
- 4 城市广场舞的社会学分析18-30
- 4.1 城市广场舞发展背后的社会变迁18-22
- 4.1.1 城市化是广场舞发展的动力18-20
- 4.1.2 老龄化加速广场舞的发展20-21
- 4.1.3 家庭核心化促进广场舞的发展21-22
- 4.2 城市广场舞参与者的身份认同分析22-27
- 4.2.1 中老年妇女作为广场舞的参与主体的原因22-24
- 4.2.2 广场舞加强了参与者的身份认同24-27
- 4.3 城市广场舞纠纷的社会学分析27-30
- 4.3.1 年龄和性别歧视28-29
- 4.3.2 女性体育权利的博弈29-30
- 5 结论与建议30-33
- 5.1 结论30-31
- 5.2 建议31-33
- 5.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31
- 5.2.2 完善城市体育场地建设31-32
- 5.2.3 建立健全社区体育管理系统32
- 5.2.4 发展多样化休闲体育32-33
- 6 参考文献33-36
- 致谢36-37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宏;北京城市广场群构想[J];装饰;2002年06期
2 徒阿;;历史名片——欧洲城市广场故事[J];公共艺术;2010年03期
3 董玲;喻德荣;;长沙城市广场公共艺术“气质美”的表达[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4期
4 黄博洵;;浅谈城市广场的作用及其改善和发展[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5 樊衍;龙玲丽;陈凡;;湘潭市城市广场功能性调查与研究——以湘潭市东方红广场为例[J];设计;2012年02期
6 杨川;;当代城市广场审美特征的文化阐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10期
7 张晏;;漫谈中国城市广场[J];黑龙江史志;2013年15期
8 陈晨;;关于城市广场“7C”理念的分析与探讨——以贵阳筑城广场为例[J];大众文艺;2014年02期
9 杨乐;;浅谈城市广场文化[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年12期
10 蔡东;浅谈城市广场群众舞蹈[J];戏文;199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岳;;我对南京城市发展中的城市广场文化建设的思考[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C];2012年
2 张君丽;;浅谈城市广场的客厅功能[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3 孟庆林;梁剑麟;李鹏;邱坚珍;;亚热带城市广场热环境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0年
4 张金望;;关于城市广场绿化景观设计的思考[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5 张静;周欣;;城市广场改造案例研究——以塘沽区街坊剧场广场改造为例[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设计)[C];2012年
6 王继文;;浅谈城市广场之下沉式[A];土木工程建造管理(5)[C];2010年
7 黄卉;;城市广场色彩景观研究——以扬州虹桥坊商业广场为例[A];2013中国流行色协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芦继红;陈元元;;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初探[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卿笃超;赵静;;浅谈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以许昌市双龙湖广场规划设计为例[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10 王席;;浅谈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A];2014年7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祥;树———应该在热带城市广场与街道唱主角[N];中国建设报;2002年
2 刘银亮;浅谈城市广场规划建设[N];中国贸易报;2006年
3 记者 柴 海;大商股份4.7亿元收购青岛新城市广场[N];证券时报;2006年
4 高志广;市民热议:建城市广场“特”字第一[N];沈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杨华;安塞引资2.8亿元建设城市广场[N];陕西日报;2009年
6 记者 刘浪;主城年内开建8个城市广场[N];重庆日报;2009年
7 记者 刘浪;主城今年新建10个城市广场[N];重庆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召伟;走进银座城市广场[N];东营日报;2010年
9 黄大成;城市广场:开放的建筑更加文明[N];中华建筑报;2010年
10 记者 蔡玉高;拓展“微博问政”,南京首建“城市广场”[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慧琼;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骏;现代城市广场设计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3 周蓓;基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城市广场功能演进与空间营造[D];长安大学;2011年
4 卢群;城市广场边界的认知[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5 邱召恒;武汉城市广场形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潘元凯;南昌市城市广场景观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7 毛~/韬;人性化思想在现代城市广场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8 李梓昕;北京城市广场公共艺术现状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3年
9 韩冰;滨海城市文化广场景观特色的营造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10 赵青云;城市广场的人性化设计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13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13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