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思考:向传统学习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的思考:向传统学习
【摘要】:本文以"中国古典舞肢体文化基础理论研究"课题组调研实践的经历为记,以共同参与调研活动的三位专家的艺术成就为例,引发了对中国古典舞学科建设"传"、"承"、"创"的深刻思考,分析"回溯审美,传承精神"的具体内容与方法,强调只有继承才是传统舞蹈学科不断发展的源泉。
【作者单位】: 北京舞蹈学院;
【关键词】: 发展 继承 传统文化 中国古典舞
【基金】:2010年度北京市教委科研基地—科技创新—舞蹈人体科学应用与开发平台项目子项目“中国古典舞肢体基础理论研究”课题论文
【分类号】:J722.4
【正文快照】: 时至今日,中国古典舞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国古典审美内涵的艺术形式,在其发展与建设的进程中,正面临着多元化审美思潮的种种挑战,也经历着纷繁复杂的现代文化现象的重重诱惑。不断的困惑与茫然使我们再一次地选择了回归传统,从中找寻答案。在近年来的研究中,我们涉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仁杰;梨园拾得旧时调 翻作新声唱断肠——习剧心得杂谈[J];福建艺术;1997年06期
2 傅谨;戏剧命运与传统面面观[J];福建艺术;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玉人;历史与文化的深层探究 人性与灵魂的独特体验——王仁杰戏曲创作的神韵和风采[J];福建艺术;2005年05期
2 龚和德;;阳春白雪,返本开新[J];戏曲研究;2012年02期
3 何玉人;;王仁杰戏剧创作的别样风格[J];中国戏剧;2012年02期
4 张默瀚;;喧嚣的讨论与对话的缺失——关于戏剧命运大讨论的思考[J];艺术学界;201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默瀚;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戏剧理论流变论[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2 朱蓓蕾;三十年戏曲文学创作概论[D];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一承;林任生、王冬青戏曲创作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新华;柳子戏衰落的原因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青;;从13届青歌大奖赛的“原生态唱法”评继承和发展[J];黄河之声;2008年23期
2 李正一;;论中国古典舞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古典舞高峰论坛上的发言[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3 阎爱华;山东派古筝艺术探微[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3年02期
4 庞雨珠;古琴的文化神韵及形制结构[J];齐鲁艺苑;2003年01期
5 张彤;;中国筝曲的继承与发展[J];艺术研究;2006年02期
6 居其宏;;辩证思维与传承发展关系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年02期
7 农布七林;格追;;民族民间舞的传统继承与现代发展——由民间舞教学组合的编排谈起[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8 李德柱;云南省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继承与发展[J];民族艺术研究;2001年02期
9 彭丽萍;数码钢琴集体课的继承与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乔木;对民族音乐继承与发展的几点看法[J];承德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罗小平;;中国音乐心理学转型阶段发展特征[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陆小玲;;音乐素养与人的整体发展[A];2003’北京第一届全国音乐欣赏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黄玲丽;;浅谈民间舞教学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谢嘉幸;;全球化浪潮冲击下的中国大陆学校民族音乐传承[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6 陈栋;;国乐飘香飘——论高师民族乐器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宋裴裴;;跨文化对话中的传统音乐——15届国际学校音乐教育和教师教育研讨会初探[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智;传统文化保护是一个国家的责任[N];音乐周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阎自伟 周学明;大漠·海子·裕固人[N];张掖日报;2006年
3 罗斌(文代会代表);“和”,,中国古典舞的内在品格[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昆舞:有望成为中国古典舞的新流派[N];文艺报;2007年
5 邓永发;让瑶歌瑶舞重新热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薛伟;传承创新陶冶心灵[N];安徽日报;2005年
7 孙茜;高端对话 学科互动 共探中国古典舞发展之途[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卿青;起舞婆娑叩问生命[N];北京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鲁娜;看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王立元;《木兰》:创新演绎中国古典舞[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清雷;西周乐悬制度的音乐考古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3 陶立新;论威尔第晚期歌剧男中音声部角色创作的继承与创新[D];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萱;杜尔伯特蒙古族民间音乐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 王昶;论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田丽萍;冀东地秧歌的传承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张鹏;论手风琴音乐艺术的民族性与未来[D];山西大学;2005年
5 杨虹Pr;20世纪我国合唱音乐的历史发展[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王艺霖;我国民族声乐的继承与发展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王宏丽;论歌唱的民族风格[D];西南大学;2008年
8 赵杰;简述钢琴前奏曲的起源与发展及斯克里亚宾《24首前奏曲》Op.11的演奏诠释[D];西安音乐学院;2008年
9 张永妍;蒙汉调音乐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变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姚蓉蓉;中国民族声乐的现代发展[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0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20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