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舞蹈论文 >

论芭蕾教育“学生潜质”的开发与培养

发布时间:2017-09-10 00:17

  本文关键词:论芭蕾教育“学生潜质”的开发与培养


  更多相关文章: 芭蕾教育 学生潜质 影响因素


【摘要】:学生的潜质与素质的培养一直是芭蕾教学环节中难点之一。回顾五百年的芭蕾发展史,玛丽娅·塔里奥尼、乌兰诺娃等一代划时代芭蕾巨星的成材经历就足以证明,如芭蕾教师能采以科学的指导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潜质,仍不失有许多学生能很好地回归学业,甚至能创造奇迹。籍此,本文通过对芭蕾教育学生潜质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阐述,望能引起芭蕾教育界对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视,并继而都能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开发学生们的潜质,从而对芭蕾专业学生进行更有效地培养。
【作者单位】: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
【关键词】芭蕾教育 学生潜质 影响因素
【分类号】:J732.5
【正文快照】: 一、影响芭蕾学生潜质发展的因素及其潜质受阻的特征芭蕾教育学生潜质受阻的因素,大致可分为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两大类。(一)先天因素。它一般是指学生自身生理上的因素,主要体现为学生身体素质与生理发育的问题上。1、身体素质。芭蕾虽是一门十分美的艺术,但同时芭蕾也是一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f ;;改革技能考核评价标准 促进护生职业能力养成——重新制定“骨盆外测量”技能评价标准的初探[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汪虹;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及其培养途径[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3 周振堂;;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及保障体系的构建[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葛新斌;我国现行“校长负责制”的法律与制度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曹卫,蒋进东;弘扬人文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中的基础地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7 范德广,王卫平;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模式探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郭耿玉;浅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年03期

9 姚成建;综合性大学举办教师教育的几点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2期

10 赖彦;;基于多媒体与网络资源整合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杏妹;;全面深化绿色教育 促进学校和谐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3 岑家辉;;高中学校内部冲突管理的研究——以教师为主要观察点[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林福才;;校本教研的基本理论思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谭润清;;少年命案犯罪心理结构及预防对策探讨——湘潭县近五年少年命案情况的调查[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6 王曙光;蒲哲;;职业能力与人才培养的三个定位[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山东课题组研究成果[C];2005年

7 邵学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视野下的中学化学教学改革[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化学教育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2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茅锐;我国中小学未成年学生受伤害事故与教育预防的初探[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郭海昌;结合思维策略的元认知训练解决高中物理电学问题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赵旭东;20世纪80年代我国中小学领导管理体制改革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连莲;关于西方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徐雯;校本管理的国际比较研究——美国、澳大利亚和香港校本管理实践探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贾义敏;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教学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乔凤杰;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晓明;平凉地区小学教师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周丽梅;高等教育试卷评估评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大连铁道学院;2002年



本文编号:823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23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7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