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乐舞《抛球乐》及其戏剧化的艺术形态
本文关键词:民俗乐舞《抛球乐》及其戏剧化的艺术形态
【摘要】:《抛球乐》是我国一些民族表达爱情的民俗歌舞,唐代已为文人注目,并为之填词,成为教坊之曲;宋代词人则将其演成慢词,长度与句式发生了很大改变,还传入宫廷变而为女子队舞形式;金元时期,此乐又下移民间变为院本,且渗透于后来的元杂剧之中,增强了其戏剧化的艺术特色。
【作者单位】: 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关键词】: 民间歌舞 抛球乐 曲乐 戏剧化
【分类号】:J722.21
【正文快照】: 女子抛球择偶,在我国上古时期的爱情生活中已具雏形。《诗经·卫风·木瓜》中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记载。意谓:“是女之求士者,相投之以木瓜,示愿以身相许之意,士亦嘉纳其情,因报之以琼瑶以定情也。”[1]《诗经·召南·有梅》中有“抛梅子”的记载:“有梅,其实七兮。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爱华;;千载黄粱梦,悠悠文士心——从“黄粱梦”故事看封建时代的文人理想[J];蒲松龄研究;2011年02期
2 窦存芳;;民族地区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之探讨——加快发展和壮大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力量[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3 陆军;;古代羌藏盟誓习俗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4 马宁;;羌族成年礼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5 朱翠容;;论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万德权;陈兴亮;;藏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7 赵永忠;;论北宋对威州、茂州羌族的治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8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呼致伟;;解读七夕[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2 刘珊珊;;北宋城市演进中的经济影响[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九辑(2008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C];2008年
3 刘明杉;;明代前期祭瓷的种类、功能及地位[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4 李凇;;跨过“虎溪”——从明宪宗《一团和气图》看中国宗教艺术的跨文化整合[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5 黄汉忠;;汕尾市滨海民俗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尉富国;;西部大开发与右江流域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A];历史的启示——右江流域民族历史文化与经济开发研讨会暨广西历史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7 姜鹏;;宋初文治导向与经筵缘起[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8 杜林渊;张小兵;;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农业发展[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森;;民间所谓的和田“羊脂玉”和敦煌五代文献中的“燕脂表玉”[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马忠才;;宁夏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的民俗学、经济社会学视角——对同心县、利通区农村的实证研究[A];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雪艳;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赵爱华;乱世与古小说[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宫海峰;元代制度中的若干蒙古文化因素考察[D];南京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轶芳;叶梦得及其词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王立扬;对鄂伦春“古伦木沓”节中音乐文化展演的现状调查与思考[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郑伟;民间传统体育赛事对乡镇、街道(社区)和谐发展的促进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彭慧蓉;中国射箭文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潘瑜;客家祠堂文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邢玉梅;鲁迅与民俗文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云香;先秦节庆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颖;《常语寻源》及其所辑释民俗语汇和俗语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解晓旭;《常谈S堋芳捌涿袼子锘愫退子锎恃芯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乌国政;李宝祥;;试论蒙古族民间歌舞《呼图克沁》[J];民族艺术;1989年01期
2 梁全炳;别样的歌舞动人心——波兰西里西亚民间歌舞团[J];中外文化交流;2003年02期
3 郭起华;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李琳;;东方芭蕾 淮畔幽兰——民间歌舞花鼓灯[J];民主;1999年01期
5 吉莉;;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对本地区、本民族音乐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广西高校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J];艺术探索;2005年S2期
6 丹增次仁;张鹰;;给达给姆[J];西藏艺术研究;2006年02期
7 阎江;;广场民间歌舞保护与传承的思考[J];民族论坛;2006年10期
8 阎江;;民俗时空的营造与广场民间歌舞的发展[J];兰州学刊;2006年11期
9 张小霜;潘豫伟;;浅谈井陉“拉花”的音乐特点[J];音乐创作;2007年04期
10 张小霜;陈彩虹;;扎根泥土 服务民众——浅谈井陉“拉花”的音乐特点[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鸣;;唐宋“踏歌”考释(上篇)[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2 王曦;;明代,
本文编号:8415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41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