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河鼓子秧歌的历史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23:21
本文关键词:商河鼓子秧歌的历史发展研究
【摘要】:商河鼓子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杂耍为一体的民间舞蹈,也是中国民族民俗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地俗称“跑十五”、“闹玩艺儿”等,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舞姿刚劲有力,场面宏大,气势磅礴。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有许多文艺工作者到当地对鼓子秧歌进行学习与研究,以专业艺术的审美眼光,发现了商河鼓子秧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将其融入到舞蹈艺术的表演及创作中,使其走出县城,走向全国,甚至名扬海外。然而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受到很大的冲击,商河鼓子秧歌亦不例外。本文试图从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多角度对商河鼓子秧歌的文化历史发展予以考察与研究,从而引发对商河鼓子秧歌在当代社会传承与保护等问题的思考。在山东省文化强省战略目标下,从推动民间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目的出发,本研究首先从历史学的角度阐述商河鼓子秧歌文化产生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及其起源,并对商河鼓子秧歌的风格特征进行简单描述,让人们对商河鼓子秧歌有最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其次商河鼓子秧歌作为一种扎根并活跃于乡村且已有上千年传承发展史的原生态文化,其在传统社会中与现代社会中的存在形态是不一样的。本研究从商河鼓子秧歌的娱神、娱人、村际交往、组织开展以及民间传承等方面对传统社会中商河鼓子秧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阐述,分析其得以传承发展至今的动因并阐述在建国后的国家政治大环境中,商河鼓子秧歌随国家社会政治的变化而经历的几度起落,包括建国后商河鼓子秧歌的恢复,土改时期的高潮,“大跃进”、文革期间出现断层以及改革开放后商河鼓子秧歌的起死回生。通过建国后商河鼓子秧歌的坎坷命运透视人民的社会生活与国家政治的紧密联系。在当今社会商河鼓子秧歌虽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与扶助得以名扬海外,然而其在民间的发展现状不如传统社会中商河鼓子秧歌在民间的发展状况,例如,现如今民间自发组织的秧歌队伍寥寥无几,鼓子秧歌的传承出现断代等,都是其在当今社会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理应得到社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促进商河鼓子秧歌在当代社会得以更好的传承与保护,使其在保留其原有本色的基础上,更好的为人类社会所服务。
【关键词】:商河 鼓子秧歌 文化 传承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722.21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1 导言9-17
- 1.1 选题缘由9-11
- 1.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重视9-10
- 1.1.2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需求10
- 1.1.3 新时期民族民间体育的发展需求10-11
- 1.1.4 商河鼓子秧歌自身发展的需求11
- 1.2 文献综述11-14
- 1.2.1 商河鼓子秧歌的历史学研究12
- 1.2.2 商河鼓子秧歌的舞蹈学研究12-13
- 1.2.3 商河鼓子秧歌的哲学研究13
- 1.2.4 商河鼓子秧歌的人类学研究13-14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1.3.1 研究目的14
- 1.3.2 研究意义14-15
- 1.4 研究对象15
- 1.5 研究方法15-16
- 1.5.1 文献资料法15
- 1.5.2 访谈法15-16
- 1.5.3 观察法16
- 1.6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16-17
- 2 商河鼓子秧歌文化的产生与形成17-24
- 2.1 商河与商河鼓子秧歌17-19
- 2.2 商河鼓子秧歌的起源说19-22
- 2.2.1 鼓子秧歌神话说19-20
- 2.2.2 鼓子秧歌抗洪斗争说20-21
- 2.2.3 鼓子秧歌军事战争说21
- 2.2.4 鼓子秧歌祭祀说21-22
- 2.2.5 鼓子秧歌庆丰收说22
- 2.3 商河鼓子秧歌的风格特征22-24
- 2.3.1 商河鼓子秧歌的表演形式特征22-23
- 2.3.2 商河鼓子秧歌的动作风格特征23-24
- 3 传统社会中的商河鼓子秧歌24-33
- 3.1 鼓子秧歌与民间祭神拜祖活动24-26
- 3.2 鼓子秧歌与民间娱乐生活26-27
- 3.3 鼓子秧歌与村际交往27-29
- 3.4 鼓子秧歌在民间的组织开展29-31
- 3.5 鼓子秧歌的民间传承31-33
- 4 国家政治变革中的商河鼓子秧歌33-38
- 4.1 建国后商河鼓子秧歌的恢复以及土改时期的高潮34
- 4.2“大跃进”及“三年困难时期”的断裂与一现34-35
- 4.3 文革期间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困顿35-37
- 4.4 改革开放后商河鼓子秧歌的起死回生37-38
- 5 当代背景下的商河鼓子秧歌38-43
- 5.1 鼓子秧歌获奖连连名扬海外38-40
- 5.2 鼓子秧歌——“非遗进校园”40
- 5.3 百姓自娱自乐的鼓子秧歌盛况不再40-42
- 5.3.1 民间自发组织的秧歌队伍寥寥无几40-41
- 5.3.2 鼓子秧歌的传承出现断代41-42
- 5.4 鼓子秧歌尚未走进大众化健身42-43
- 6 结语43-46
- 参考文献46-49
- 致谢49-50
- 附录50-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永智;;黄河三角洲鼓子秧歌的审美价值及社会功能[J];北方音乐;2013年03期
2 赵娜;李忠;;论山东秧歌的社会价值[J];作家;2012年22期
3 孙昭君;;我国农村民俗体育的选择性衰落与发展——以济南农村村落田野调查为例[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韩艳;;黄河边上的“鼓子秧歌”[J];神州;2011年25期
5 于蔚泉;;齐鲁地域文化与山东秧歌[J];戏剧丛刊;2011年05期
6 陈U,
本文编号:852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5293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