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阈限:“中阴得度”观下的羌姆法舞研究——基于云南迪庆东竹林寺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7-09-16 13:40
本文关键词:抗拒阈限:“中阴得度”观下的羌姆法舞研究——基于云南迪庆东竹林寺的调查
【摘要】:在阈限视域的观照下,考察藏传佛教"中阴闻教得度"观下的藏传佛教密宗法舞——羌姆。一方面,羌姆仪式通过骷髅舞等告诫人们生命如斯的流程,反映出肉体的生命形式沿着时间走向的单线性本质特征;另一方面,通过羌姆法舞展示出的"可逆的"阈限通过程序,训练人们熟悉中阴境相,淡化生者对死亡的恐惧,体现了羌姆法舞对生者和亡者的双重救度功能,使生命救度这一重大主题得以充分展现。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
【关键词】: 阈限 羌姆法舞 中阴得度
【基金】: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高地项目“云南藏族的传统仪式的记录与整理”(GD20140012)
【分类号】:B948;J722.29
【正文快照】: 噶当·东竹林寺(以下简称“东竹林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康区十三林之一,也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原名“冲冲措岗寺”,意为仙鹤湖畔之寺,原属于噶举派。康熙十三年(1674年)以后改宗格鲁派,康熙十五年(1676年)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郭净;藏地佛教寺院羌姆流派[J];民族艺术;1996年02期
2 裘亚萍;;羌姆的历史渊源及其文化内涵[J];世界宗教文化;2007年02期
3 郭净;藏传佛教羌姆与中阴救度[J];西藏民俗;1997年04期
4 尕藏扎西;;论藏传佛教寺院羌姆舞蹈的源流[J];西藏研究;2009年04期
5 田联韬;藏传佛教乐舞“羌姆”音乐考察[J];中国音乐学;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晓萍;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杨曦帆;;近20年“藏彝走廊”乐舞研究述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侯李游美;;2009年中国佛教美学研究综述[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张洪亮,倪绍祥,张红玉,和润云;香格里拉及其云南中甸生态旅游开发初探[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4期
5 魏强;;论藏族的灵魂观[J];中国藏学;2008年01期
6 彭兰闵;;从“念佛救度”和“中阴得度”看佛教死亡教育[J];法音;2009年08期
7 孙娟;;浅论《西藏度亡经》在临终关怀中的心理学意义[J];法音;2011年01期
8 O醇宴,
本文编号:8634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63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