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生活出发的创作情愫——本土“两舞一剧”的审美特征
本文关键词:从现实生活出发的创作情愫——本土“两舞一剧”的审美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舞蹈艺术 舞蹈创作 创作者 舞蹈诗 圆舞曲 舞蹈作品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当代 舞蹈家 群舞
【摘要】:正在第一届湖南文学艺术奖的评选中,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群舞《空巢的孩子》、舞蹈诗剧《天山芙蓉》,长沙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作、演出的群舞《求职圆舞曲》最终赢得此届大奖的殊荣。"两舞一剧"的大奖获得,一方面显示出其剧(节)目创作质量上的优势,以致能在当下沸沸扬扬的"舞蹈热"中脱颖而出。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它反映、或者说代表了当下湖南舞蹈创作者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树立的一份对舞蹈艺术的责任感,正如舞蹈大师吴晓邦先生对舞蹈家的教诲:"舞蹈家要在逐渐的成长中,认识到舞蹈并不是一种自娱和娱人的玩
【作者单位】: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舞蹈系;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舞蹈创作 创作者 舞蹈诗 圆舞曲 舞蹈作品 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当代 舞蹈家 群舞
【分类号】:J705
【正文快照】: 在第一届湖南文学艺术奖的评选中,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的群舞《空巢的孩子》、舞蹈诗剧《天山芙蓉》,长沙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作、演出的群舞《求职圆舞曲》最终赢得此届大奖的殊荣。“两舞一剧”的大奖获得,一方面显示出其剧(节)目创作质量上的优势,以致能在当下沸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琴;;生活——少儿舞蹈创作的源泉[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年03期
2 呼格吉勒图;;试论舞蹈艺术与时代同步[J];大舞台;2011年07期
3 陈苗苗;;群众舞蹈创作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4 张晶晶;;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征[J];群文天地;2011年04期
5 余祖录;;试述陶瓷题材舞蹈创作各阶段特征与风格[J];创作评谭;2011年04期
6 庄广明;;舞蹈表演艺术的二度创作[J];大众文艺;2011年11期
7 金晖;;回族舞蹈创作中的文化个性与艺术品格[J];舞蹈;2010年11期
8 迟佳;;论舞蹈创作的创新意识[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9 赵云艳;;浅议苏自红、色尕的舞蹈创作特点[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10 周黎;;浅析舞蹈剧目中音与舞的结合[J];大舞台;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禾;;舞蹈艺术的超民族性和永恒价值[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白玲;;质朴自然 童心灿烂——谈幼儿舞蹈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3 曾国平;;初论舞蹈编排与音乐创作[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4 陈默;;浅析舞蹈创作的步骤——小舞剧《荷花仙子》的创作体会[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5 陈彦;;浅谈普通高校舞蹈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功能[A];学校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论坛文集[C];2004年
6 蔡石香;;儿童舞蹈《还我星期天》[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7 吴彬;;重视舞蹈表演基本训练的教学[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8 胡伟华;;在绿叶舞韵中塑造美丽童心 在尊重童心中创编少儿舞蹈——我的少儿舞蹈实践与思考[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9 韩维鸣;;中国儿童舞蹈二十年的发展与现状[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10 王珍珍;;结构,舞蹈创编的重中之重——舞蹈语言服务于舞蹈结构[A];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胜利;繁荣职工舞蹈艺术 促进先进文化建设[N];中国艺术报;2006年
2 汕头文化艺术学校 王建兵;潮汕英歌舞对当代舞蹈创作的启示[N];汕头日报;2011年
3 于平;舞蹈创作与灵性燃烧[N];文艺报;2005年
4 文化部艺术司音乐舞蹈杂技处;倡导现实题材舞蹈创作 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吉轩;红土地上执著的舞者[N];江西日报;2005年
6 文联;草原彩蝶舞翩跹[N];通辽日报;2007年
7 记者 于烈;北舞举办“舞动无界”国际舞蹈创作研究项目[N];文艺报;2009年
8 记者罗虎;白银市音乐舞蹈创作学会成立[N];白银日报;2010年
9 席庆香;浅谈舞蹈艺术对现实生活的作用[N];贵州民族报;2010年
10 金秋;《月照围楼》与舞蹈艺术教育探索之路[N];文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慕羽;改革开放后中国(内地)舞蹈创作与政治文化之关系,1979~2006[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2 史红;新时期舞蹈审美创造刍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3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杜鹃;汉代乐舞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段妃;新中国第一代舞蹈表演艺术家个案研究及对舞蹈表演训练的探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邹之瑞;新中国芭蕾舞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7 丁翠苓;台湾高等舞蹈专业教育发展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许薇;舞剧叙事性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9 张蔚;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10 江东;中国古典舞发展历程之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妍;王玫舞蹈创作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金曼;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对话”[D];延边大学;2012年
3 孙庆龙;动作结构在舞蹈创作中的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玉;“教学性”舞剧对舞蹈创作影响的新视角[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毅德;广东省舞蹈艺术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反思[D];兰州大学;2010年
6 孙娇娇;新媒体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12年
7 余盛祥;论伊莎多拉·邓肯舞蹈艺术的生命精神[D];河南大学;2011年
8 汪淑芳;从东师舞蹈作品解读当代中国舞蹈创作的转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夏;云南少数民族舞蹈创作探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1年
10 李颖;贾作光舞蹈艺术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79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7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