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歌舞“多耶”的文化变迁
本文关键词:侗族歌舞“多耶”的文化变迁
【摘要】:本文以侗族最古老的一种文化形式——歌舞“多耶”作为研究视角,探究它在文化变迁中其历史背景、生存环境、民族心理等等与侗族文化的关联;探究它在文化变迁中功能的转换和流变的过程。在今天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为保护和开发少数民族文化提供重要的参考。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公共艺术教学部
【关键词】: 侗族 歌舞 多耶 文化变迁
【分类号】:J702
【正文快照】: 侗族是中国少数民族的一支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早在明代《赤雅》和清代《大清一统志·柳州府)就有如下记载:’‘侗··…善音乐弹胡琴吹六管二长歌闭目。顿首摇足为混饨舞”。侗族无论是重大节庆、祭祀盛典、传统习俗等都与歌舞有关,如”拦路歌”、“桐笛歌“、一侗族大歌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大喜;中国乡村仪式舞蹈的审美特征[J];舞蹈;199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莉莉;王传明;;庄严的礼乐 卑微的塾师——试析蒲松龄《闹馆》对礼乐文化的反讽[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杨尚鸿;唐晓红;;中国古代媒介——汉字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4 王平;;羌族文化与羌族性格的双重展示——《羌族释比文化研究》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王利涛;;软力量概念再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6 周舫;;四川古蔺苗族婚恋观的变迁调查及原因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8 赵炎才;;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基本特征透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9 陈希红;;简评骆自强主编之《传统文化导论》[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忠萍;;浅析《吕氏春秋》蕴含的文化思想[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劲松;李林杰;;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对发达国家的追赶超越——以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的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杨金杰;;云南经验:民族文化保护区的建设与民族文化发展链的衔接[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3 黄孙庆;唐德海;;改革开放之德育研究三十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邓城锋;;香港高中语文教材的文化学习分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基于内需主导型循环经济模式的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以长株潭“3+5”城市群生态补偿机制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李劲松;李林杰;邓丽花;曾北危;;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论——以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涵义与目标为中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张勃;;寒食节起源研究[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8 吴团英;;略论草原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A];中国·内蒙古第二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金海;;论草原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系[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王海荣;;论北方游牧民族民俗特征及功能[A];中国·内蒙古第四届草原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营;生态文明视域下的武术发展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唐旭天;集团公司跨文化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晨;盛宣怀近代化思想与官督商办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潘苇杭;先秦两汉尧文化探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建萍;蔡清及其易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苏u&;从历史发展看中日围棋文化比较[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夏英玲;思想政治教育对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闫娜娜;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范诗言;成语颜色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晶;辽宁师范大学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杜全伟;孔孟德育思想的现代转化探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孙旭鹏;庄子的生命观[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胜兰;洛阳商店命名的语言特征分析及其社会属性探微[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郭辛茹;“召唤结构”视阈中的《庄子》阐释差距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祖阳;从侗族“多耶”到现代企业文化[J];艺术探索;1998年S1期
2 王祖阳;从侗族“多耶”微探现代企业文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鄂平玲;三江侗族游 风情魅力幽[J];旅游;1995年08期
4 杨立中;;侗族情垒浅谈[J];民族论坛;1987年04期
5 阿土;侗族的风雨桥[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6 杨子奇;浅析侗族情歌语言的美学特征[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7 千玲玲;;侗族说理赋初探[J];山花;2011年16期
8 石林;侗族北部民歌格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9 张世珊;汉侗传统伦理文化的比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10 石庆玉;浅谈侗族琵琶歌的艺术特色及改革构想[J];艺术探索;199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若屏;;侗族“合款”与精神文明建设[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2 杨昌铎;;试论侗族传统美德是儒家孝道民族化之产物[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才贵;;侗族族源初探[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4 陈德林;;湖南省侗族地区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5 韦明耀;;同乐侗族刺绣服饰[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泽红;张昌华;;贵州省侗族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现状[A];新世纪全国首届小儿综合研究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7 龙运光;袁涛忠;杨晓琼;龙彦和;;侗族药用物种[A];2007全国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育衡;丁锋;;中国侗族稻作文化习俗的民族植物学[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9 ;崛起中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医医院[A];2007全国侗族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育衡;丁佳;;中国侗族“萨”(女神)信仰文化的民族植物学[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冀国栋;独具风采的侗寨楼桥与歌舞[N];经济信息时报;2000年
2 杨娜 吴良菊;腊洞侗戏:在坚守中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7年
3 江崇峰;侗族的鼓楼文化[N];韶关日报;2007年
4 段吉林 杨旭f 胡琴松 李文杰;通道发现一侗族建筑“实物博物馆”[N];湖南日报;2000年
5 萧成纹;侗族“乌饭节”的由来[N];民族医药报;2001年
6 陆景川;“后勤之父”的故事[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丁秀玲邋钱荣;穿越繁华,一侗族少年的“完美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王定兴;侗族妇女乌发的秘诀[N];福建科技报;2002年
9 记者 葛大中 通讯员 陈斌;芭蕉侗族乡抓好信访促和谐[N];恩施日报;2009年
10 丁文杰;侗族古书院将迁出最后一批学生[N];大众科技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大旬;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刘国琴;民族亚文化人群健康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朴永光;四川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曹柯平;中国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类型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5 汤君;敦煌曲子词地域文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6 苏庆华;黔东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8 郑永乐;先秦两汉魏晋六朝舞蹈文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4年
9 柏红秀;唐代宫廷音乐文艺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10 韩小兵;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艳;侗族惩治规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2 周艺;广西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权小勇;侗族生态文化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阮妹芳;广西侗族群体三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5 徐亮;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实地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6 程艳;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D];重庆大学;2004年
7 王菲菲;两宋间歌舞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蔡丽红;明代歌舞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关新;民族音乐与现代技法的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少银;侗族合唱音乐及其文化构成透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8825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dlw/882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