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散文风格传递中的翻译转移

发布时间:2017-11-10 12:00

  本文关键词:散文风格传递中的翻译转移


  更多相关文章: 散文翻译 风格翻译 翻译转移 卡特福德 零转移 风格标记


【摘要】:散文是有鲜明风格的文学体裁。散文之魅力除了表现在主题、思想、内蕴方面,更表现在风格方面。风格的重要性在笔者所研究的散文文体“人物特写”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通过对约翰·厄尔的《世界缩影》进行翻译,笔者试图找出散文风格翻译应遵循的原则,并总结译文与原文在形式上无法保持一致的情况(即翻译转移的出现)对风格传达的影响。 目前,学界对文学翻译中风格传递的必要性已达成了共识,并且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文学作品的风格是可译的,风格的可译性也已由实践证明。但甚少有人从实际操作层面讨论风格翻译中会出现哪些形式上的背离及其对风格传递的影响。本报告运用深有影响力的翻译转移理论对翻译实例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散文等文学作品的风格翻译提供一点有益的参考。此外,鉴于国内对厄尔的译介和研究都较为少见,笔者希望此翻译项目能引起读者、学界和翻译界对该作者及该类文体和作家的兴趣。 笔者观察到,由于不同语言之间隔着道道鸿沟,且不同文化间也有很大差异,译者尽力保留原文风格标记的同时,某些时候又必须做出偏离于原文形式的选择,我们可以在这种妥协中观察到诸多翻译转移现象。通过援引卡特福德的翻译转移理论进行分析,笔者把这些现象概况为由于源语和目标语中内容表达方式不同而引起的层次转移,和源语与目标语在低于句子的任何级别中建立的对应范畴转移,后者又包括结构转移、类别转移、单位转移或级别转移和系统内转移。但不可不提的是,虽然原文中充满诸多外国语言和文化元素,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可以在符合汉语规范的同时,完全不损害原文结构地保留风格,笔者将此情况归纳为“零转移”。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I0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袁洪庚;;试论文学翻译中的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J];兰州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2 袁洪庚;;试论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概念[J];兰州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3 轩然;文学风格翻译纵横谈[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5年05期

4 刘宓庆;翻译的风格论(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1期

5 刘宓庆;翻译风格论(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6 马丽;论文学翻译中作家风格的再现[J];语言与翻译;1996年01期

7 宋学智;文学翻译应万变不离其“忠”[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9 吕萍;文学翻译中的语境问题[J];中国翻译;2004年05期



本文编号:1166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166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1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