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生成背景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2 04:13

  本文关键词: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生成背景研究 出处:《山东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文艺美学 美学 文艺学 背景研究


【摘要】: 文艺美学是20世纪70、80年代在中国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从胡经之教授在1980年首届全国美学学会上提出文艺美学学科到现在已有20几个年头了。在这20几年里,文艺美学经历了创立、发展、繁荣,现在已经成为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但是,当今文艺美学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困境:许多学者现在还在怀疑文艺美学学科存在的合理性;商品社会的今天,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规律受到冲击;文化研究等研究方法对文艺美学的诘难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深入地分析研究文艺美学学科在20世纪70、80年代中国产生的背景,对于我们发展文艺美学学科和保护文学艺术的审美本质和审美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三章。第一章,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生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这一部分中,又从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生成的历史背景和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生成的文化背景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从文学艺术与历史政治的关系来说,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生成的历史背景是决定性的背景。同时,因为文艺美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中国文艺美学生成的文化背景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文艺美学生成的历史背景主要是中国的社会生活的中心由20世纪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阶级斗争为中心转向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化建设上来。中国文艺美学生成的文化背景是由20世纪开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政治中心主义转向到改革开放后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政策。第二章,中国文艺美学生成的学术背景。这是中国文艺美学产生的背景中最为重要的背景。中国文艺美学生成的学术背景又可以分为国内的学术背景和国际的学术背景,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内的学术背景包括文艺学研究走向审美主义、美学研究的艺术学转向。可以说正是文艺学背景和美学背景从学术上促进了文艺美学在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国产生。国际学术背景包括国际美学研究的艺术转向、哲学和美学突破认识论的模式。国际学术背景不仅是直接影响了中国文艺美学的生成,而且,间接地影响了中国的文艺学和美学的发展,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中国文艺美学的生成。特别是国际学术研究上的美学的艺术化转向,更是促进中国文艺美学生成的重要背景。国际美学研究的艺术化转向不仅影响了中国文艺美学的生成,而且对中国的美学、文艺学、艺术学的发展影响深远。第三章,学术的民族性追求和传统文论的现代性转化。这一部分又分为学术的民族性追求和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学术的民族化追求是中国学者在全球化语境中学术的自觉追求。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是中国学者列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这两方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中国文艺美学的生成。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当今商品经济发达和思想多元化的时代,研究文艺美学学科的生成背景,对于继续发展文艺美学学科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
[Abstract]: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 is a new subject produced in China in the 1970s and 1980s . In the past 20 years , the aesthetics of literature and art has experienced many difficulties : the creation ,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literature and art have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humanities .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 Chapter One ,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 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 In conclusion , we believe that in the tim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odity economy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thought ,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the background of literature and art aesthetics , which is a subject worthy of our study .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锡球;论建设中的中国当代文艺学[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叶朗;从朱光潜“接着讲”——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一百周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3 林丹力;浅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许纪霖;学术的本土化与世界化[J];读书;1995年03期

5 戴韶华;;“双百”方针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影响[J];文史博览;2006年06期

6 马龙潜;;对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06期

7 叶朗;中国传统美学对现代美学的几点启示[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薛富兴;美学大讨论"的意义与局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栗军;;中国现当代美学三大家美学观点之历史比较[J];开封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杜书瀛;;关于艺术哲学的构想[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14126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126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8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