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视野与文学经典问题域的新问题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视野与文学经典问题域的新问题 出处:《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以我国文学经典问题域业已形成为基本判断,全面和历史性地梳理了其形成原因和过程,分析了问题域中诸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目前面临的研究困境等。籍此提出文学经典重读的问题,旨在从文学经典现象和重读主体实践活动角度,从该问题的界定、研究目的和重读对象的确定等基本方面做了交代。最后,提出文学经典重读问题需要置于现代与后现代相互交融的"思考和感觉方式"中。
[Abstract]:Based on China's classical literature domain has been formed as the basic judgment, comprehensive and historical account of its causes and process, analyze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domain, is currently facing the plight of the other. The paper put forward a literary classic, in order from the classical literature phenomenon and the main stress practice point of view, from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oblem, research purpose and object to determine the basic aspects of Rereading madeaccountable. Finally, the literary classic stressed problem needs to be placed in the modern and post-modern blend of "feeling and thinking mode".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当代读法研究”(06BZW017)的主要成果之一
【分类号】:I02
【正文快照】: 文学经典问题在当下语境中关涉极广,业已形成了问题域。文学经典问题研究现状和前景如何?哪些问题是当下最重要,可成为今后研究走向?本论文即以此为目的展开讨论。一、文学经典问题域及形成问题域是所有科学研究均有现象。“所谓‘问题域’是指一门学科主要关注哪些问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曼君;中国现代文学经典的诞生与延传[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2 黄娟;社会哲学的学科性质和问题域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4年05期
3 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2期
4 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3期
5 黄曼君;回到经典 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J];文学评论;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群;论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以“红色经典”为例[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2 董馨;论“文学性”的意识形态功能[J];东岳论丛;2005年03期
3 秦弓;2004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扫描[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4 黄曼君;;“视界融合”中的生命之流——中国20世纪新文学现代品格的动态考察[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凌建英;梁晨霞;;读图时代文学经典审美教育的价值[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6 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宋炳辉;;理论的生成辐射和本土问题意识——兼论四年来关于“经典的解构与重建”问题的讨论[J];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04期
8 白淑英;;从技术思辨到社会哲学——关于虚拟世界研究的方法论转向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1期
9 莫聿;;“文学经典”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叶军;;构建文学教育的“自组织”机制——文学经典与大众文化关系初探[J];中学语文;2006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安江;;文本旅行与经典建构——寒山诗在美国的经典化[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伟忠;现代中国文学话语变迁与中学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炜炜;老舍与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黄伟;《日瓦戈医生》在中国[D];暨南大学;2006年
4 任美衡;茅盾文学奖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6 刘霁;学术网络、知识传播中的文学译介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7 迟庆立;文化翻译策略的多样性与多译本互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梁昭;民歌传唱与文化书写[D];四川大学;2007年
9 颜同林;方言与中国现代新诗[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毅;话语权力和文学经典的产生[D];暨南大学;2005年
2 黄俊亮;冰心儿童文学经典的延传与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何滢;余华小说创作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光彩;文化经典的建构与接受[D];河北大学;2006年
5 舒开智;消费时代文学经典的消解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田晋芳;90年代中国小说创作的消费主义转向[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7 唐沙;《左传》故事“经典化”探研[D];西南大学;2006年
8 徐静静;论《史莱克》系列中的戏仿[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翠萍;红色经典《朝阳沟》的经典化与去经典化[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谢中元;古史辨视野下的《诗经》阐释[D];暨南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晗;文学经典的建构及其在当下的命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孙绍振;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文学评论;1999年05期
3 黄曼君;回到经典 重释经典——关于20世纪中国新文学经典化问题[J];文学评论;2004年04期
4 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力(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3期
5 吴炫;一个非文学性命题——“20世纪中国文学”观局限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本文编号:1413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41373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