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策略与历史重构——斯泰伦历史小说研究
本文选题:叙事策略 切入点:历史重构 出处:《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0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克罗齐说:"只有对现在生活的兴趣才能促使人们去研究过去的事实。故而,过去的事情一旦和对现在生活的兴趣相结合,它的关注点就不再是过去,而是现在了。"这种对现在的兴趣引导我们去研究历史,确切地说是唤醒和复活历史,并按照现在的兴趣来思考和理解历史。历史题材创作作为一种历史悠久而又随时代成长的艺术实践,从已逝去的历史中寻求叙述资源,同时又是连接当今时代的脐
[Abstract]:Zheng Croce said: "only an interest in the present life can prompt people to study the facts of the past. So once the past is combined with the interest in the present life, its focus is no longer on the past." But now. "this interest in the present leads us to study history, to be exact, to awaken and resurrect history, As an art practice with a long history and growing with the times, the creation of historical themes, as an art practice that has a long history and grows with the times, seeks narrative resources from the lost histor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links the navel of the present era.
【作者单位】: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荆兴梅;;《飘》中反讽的解构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罗小东;;叙事策略的选择与主题意象的传达——关于吕晓明的小说[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4年01期
3 陈红;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叙事策略和主题探析——析《已故中校的女儿》[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6期
4 张立群;;中国类后现代小说叙事的艺术特征[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5 薛双芬;;试论凌叔华小说叙事风格[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潇元;陈艳秋;;叙事模式的“万花筒”[J];唐山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张馨月;;从《乡村爱情》谈对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反思[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8 钟名诚;徐琼;;试论黄蓓佳儿童小说的叙事策略[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9 孙慧;;不可靠的叙述者:《玫瑰之名》的阿德索[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09期
10 贺萍;;《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文化叙事学阐析[J];电影文学;2009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锋;;浅议近年来电视剧常用的“注水”叙事策略[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孙宜君;王建彦;;论中国第六代导演电影的叙事策略[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罗阳富;;对传统文化的隐喻书写——《茶倌来信》叙事策略探微[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向荣;刘焰;;略论灾难文学的叙事策略及其意义[A];“抗震文艺与中国精神”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智华;;新十年中国电视剧叙事策略[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杨丽娟;;《二手烟》中扭曲的母爱[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向荣;;地方性知识:乡土文学抵抗“去域化”的叙事策略——以四川乡土文学发展史为例[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8 石川;;家的重建:中国电影的一种叙事策略研究[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韩莓;;论国产电视剧的民族叙事策略[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10 楚爱华;;父亲缺席与《水浒传》的叙事策略[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湘江;潘基文:努力宣传“人人享有尊严和公正”[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记者杨志望;安理会谴责刚果(金)大屠杀[N];人民日报;2003年
3 记者 丁喜刚;卢旺达总统指责西方对大屠杀袖手旁观[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赵卓昀;伊朗总统:有人不让我去看世界杯[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5 邵馨莲;大声念出遇难者名字,以色列以此不忘纳粹暴行[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任意;大屠杀中诞生的音乐:60余载后再品生命咏叹[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柏林开建“大屠杀纪念碑林”[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8 ;62年后,大屠杀幸存者机场重逢救命“天使”[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9 记者 郑汉根;让学生知道大屠杀历史[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10 黑桃老K(北京);《南京!南京!》:艺术创新与情感结构的边界[N];中国电影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传芳;叙事策略与历史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汪舒明;大屠杀记忆和美国外交[D];复旦大学;2011年
3 蔡爱国;中国当代历史小说的叙事策略与文本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4 杜丽丽;“新维多利亚小说”历史叙事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李海燕;世纪之交:现代性伦理与大陆长篇商界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兴亮;世纪之交的清朝题材电视剧现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金英姬;千世峰的《石溪邑的新春》:朝鲜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其叙事策略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9 邢利娜;黑人社群创作[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阎伟;萨特的叙事之旅[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兰;论《他们眼望上苍》的叙事策略[D];吉林大学;2004年
2 向翠林;讲述“真”“情”故事缔造期刊神话[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瑶;泛真人秀时代的新型真人秀——《变形计》个案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周丽娣;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静;虚假世界的流浪与回归[D];河北大学;2005年
6 田莎;论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D];西南大学;2006年
7 况中华;破解政治顽症的影像乌托邦[D];南昌大学;2007年
8 张伟;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叙事[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段晓丹;梁晓声小说创作论[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彭流萤;电视散文的叙事策略[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79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7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