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字幕翻译中幽默的淡化
本文选题:英汉电影字幕翻译 切入点:幽默 出处:《电影文学》2012年1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通过对影片《阿拉丁》的字幕翻译进行实例分析,考察英汉电影字幕翻译中幽默的淡化现象,从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目的论视角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翻译策略。由于受到不同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制约,幽默的淡化在影视翻译实践中不乏实例。字幕翻译由于其特殊性,必然要求对源语文化的翻译通俗易懂,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从实例中可见译者多采用归化、意译、不译等翻译策略。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subtitle translation of Aladdi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ownplay of humor in English and Chinese film subtitle 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of functional Trans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Due to the constraints of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there are many examples of humor dilution in the practice of film and television translation. Subtitle translation is due to its particularity.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ource language culture must be easy to understand, and the translator should adopt the corresponding translation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need in translation practice. From the exampl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ranslator adopt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such as domestication, free translation and un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徐州医学院公共教育学院;
【分类号】:H059;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沈岚;罗枫;;互文性与翻译教学[J];电影文学;2007年18期
2 梁静璧;;《功夫熊猫》港版配音翻译的草根化倾向[J];电影文学;2010年03期
3 祝朝伟;互文性与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范晓慧;;影视幽默的可译性探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长缨;电影对白配音翻译最佳关联的实现[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梁淑梅;龚艳萍;;互文性理论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朱军;;互文性与翻译的过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6期
4 刘利艾;;从目的论析电影字幕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黄琳;;中文电影片名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6 张爱红;;从语域角度看《当幸福来敲门》的字幕汉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7 王莹;;从观众因素看影视翻译的标准[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杨森;;华语电影的英文字幕翻译——以电影《风声》为例[J];滨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赵晶;;英美情景喜剧字幕翻译浅谈[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叶敏;;译制片中文化缺省的翻译[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瑶;;A Review on Audio-visual Translation Studie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李宁;;从“Friends”的中文字幕翻译浅谈英文影视作品对白的翻译原则[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慧贞;;从动态对等角度试析电影《功夫》对白翻译[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于海岩;;解析英汉翻译中源语、目的语的意义联想——从互文性角度看翻译的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刘敏;;论外国影片的字幕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李敏;;从近年华语影片字幕翻译看异化与归化的统一[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喜华;;中文记录片解说词英译中的适应和选择[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伍雪菲;;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影视字幕翻译[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一辑)[C];2013年
9 陈思思;;基于语料库的字幕翻译归异化现象研究[A];贵州省外语学会2013年语言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连江;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2 王正;翻译中的合作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3 温建平;翻译中价值组合体的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4 任一鸣;蒋彝作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5 朴哲浩;影视作品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董海雅;情景喜剧幽默翻译的多元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周瑞敏;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迎春;古法英译话互文[D];苏州大学;2008年
9 黄秋凤;文学作品中互文单位的翻译表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卓;从脚本理论看《木兰》的字幕翻译[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喻红华;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裴佳;影视字幕翻译中的文化转向:以美剧《老友记》情感文化翻译为例[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4 梁小栋;论电影字幕中的粗话翻译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娜;从叙事学角度看记录片字幕的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6 路洁;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与电影翻译[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7 宁阿拉塔;汉文影视蒙译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赵楠;目的论指导下的汉语电影字幕翻译[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冰;动态对等理论在英语影片字幕翻译中的运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10 王明娥;华语电影字幕的英译探索:功能与交际的视角[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J];外国文学;1996年01期
2 任平;理解与共识:与后现代哲学对话[J];教学与研究;1999年02期
3 祝朝伟,林萍;诗歌:翻译与改写[J];外语研究;2002年04期
4 李智;图式知识与翻译操作探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5 殷企平;谈“互文性”[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2期
6 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理论[J];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01期
7 卞正东;论文本的互文性及其翻译[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张柏然;全球化语境下的翻译理论研究[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9 杨士焯;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如何提高英汉翻译技能[J];中国翻译;2002年06期
10 李运兴;学习翻译的四条途径和三个层面[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文华;在翻译文本新墨痕的字里行间[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慧文;张汨;;目的论下影视幽默翻译探究——以《生活大爆炸》为例[J];新余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陈谱顺;章婷;;目的论观照下黄西演讲字幕翻译[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3 魏琳;;从功能主义目的论看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的幽默翻译[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8期
4 魏琳;;从目的论看美国情景喜剧《六人行》中双关语的幽默翻译[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肖风;张金之;揭美琴;;从目的论角度评析公司网站简介翻译[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年05期
6 孙岚;;略谈《绝望主妇》中美式幽默的翻译[J];海外英语;2011年03期
7 罗映兰;;论关联理论对幽默的阐释及翻译[J];湖南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陆剑非;;巧用幽默 增强演讲效果[J];硅谷;2008年12期
9 秦玉;;从修辞学的角度看英语幽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10 戴琴;;“合作原则”的违反在幽默艺术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祈楠;;翻译目的论指导下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和意境美的翻译[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卢祖瑛;;目的论在当今翻译实践中的广泛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周贝;;目的论关照下的《达·芬奇密码》中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4 许玉军;;幽默中的概念整合[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易美珍;;幽默的预设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琳琳;;翻译目的论与翻译策略[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7 庞淼;;英语幽默翻译初探[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刘倩倩;;辞格的运用与幽默[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吉灵娟;;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专业口译教学的启示[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桂起权;;系统科学:生物学理论背后的元理论[A];全国复杂性与系统科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淡化“IT”[N];计算机世界;2001年
2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人 董佰壹 李金慧 武建敏;法律文本的目的论向度[N];光明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高云才;淡化产出数字(经济视点)[N];人民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班明丽;淡化行政色彩 政府更具权威[N];人民日报;2001年
5 高慧艳;淡化价格战 转打渠道战[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6 王 旭;法律的隐性漏洞与目的论限缩[N];人民法院报;2005年
7 李伯聪;目的论:工程哲学的一个核心问题[N];学习时报;2004年
8 李下;刘齐散文的幽默特质[N];文艺报;2007年
9 黄汉平;淡化“专业对口”[N];科技日报;2001年
10 闻戈;仲裁机构应淡化行政色彩[N];法制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欣;辩证法视域中的善、美和目的论——从康德哲学引出的一种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2 张曦;目的论视角的庞德翻译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3 王平;目的论视域下的康德历史哲学[D];复旦大学;2004年
4 倪胜;《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5 王涛;朝向善:对亚里士多德政治思想中目的论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尉万传;幽默言语的多维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崔洁;刑事证据法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8 洪庆福;神秘主义文化视域中的中西诗学本质“合一”论[D];苏州大学;2003年
9 张春星;对幽默翻译中语境调整的语用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许恒兵;理解“历史规律”[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支萌;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围城》中的幽默翻译[D];浙江大学;2010年
2 王晓辉;从目的论的角度看幽默语翻译[D];山西大学;2007年
3 张玉宏;等值论和目的论视角下的言语幽默翻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y囂煜,
本文编号:15893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589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