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译本《表》
本文选题:街头流浪儿 +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参考:《鲁迅研究月刊》2012年10期
【摘要】:正一鲁迅说:"《表》的作者班台莱耶夫(L.Panteleev),我不知道他的事迹。所看见的记载,也不过说他原是流浪儿,后来受了教育,成为出色的作者,且是世界闻名的作者了。他的作品,德国译出的有三种:一为‘Schkid’
[Abstract]:Zhengyi Lu Xun said, "I don't know his story."All he saw was that he was a vagabond, but he was educated to be an excellent author and a world-famous author.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his works translated in Germany: one is Schkid'
【分类号】:I046;H31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梅兰;我们为什么不能上天国?——对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精神之比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S2期
2 张志忠;;现代人心目中的罪与罚——《大浴女》与《为了告别的聚会》之比较兼及陀思妥耶夫斯基命题(下)[J];长城;2004年03期
3 高鸿;两种精神之光的照耀──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探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4 王永生;鲁迅论中外文化交流问题[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0年01期
5 ;余华谈鲁迅[J];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06期
6 陈先元;;扭曲的灵魂 古怪的行为——试论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变态人物形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2期
7 龚觅;从《罪与罚》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J];国外文学;1997年03期
8 王向远;近20年来我国的中俄文学比较研究述评[J];俄罗斯文艺;2002年04期
9 蔚志建,熊元义;警惕文艺批评的“虚无存在观”[J];理论与创作;2003年03期
10 张梦阳;鲁迅研究向何处去[J];中州学刊;198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铁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简评《一千零一夜》中译本[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2 李宁;;戴着锁链跳舞:意识形态操控下的《南京浩劫》改写现象[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3 朱思;;从奈达的“对等”理论看儿童文学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乐天;;浅谈世界语儿童文学的翻译[A];湖北省世界语协会11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洛汀;;文艺家岂可不问政治[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6 夏鲁明;;文学作品姓名翻译的探讨、反思与借鉴——以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 Blood Prince的两个中译本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齐爱军;;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喜剧美学的继承与独特贡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夏昭炎;;艺术和艺术家的“头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9 李国华;;“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略论市场经济下文艺批评家的品德人格修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10 林建煌;;中国气派 中国风格——毛泽东的文艺民族化理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发稼;发展原创是根本[N];文学报;2005年
2 徐怀谦;把字镀上阳光[N];人民日报;2005年
3 王泉根;90年代中国儿童文学的整体走向与世纪沉思[N];文艺报;2000年
4 秦文君;我们的儿童文学何去何从[N];文艺报;2003年
5 ;什么样的儿童文学叫好又叫座?[N];中华读书报;2004年
6 谭旭东;儿童文学对成人世界的意义[N];学习时报;2006年
7 ;《哈利·波特》:疗救儿童文学的“药引”[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浙江师范大学教授、儿童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方卫平;方卫平 近年来的外国儿童文学译介[N];中华读书报;2008年
9 郭郁烈;互文的可能性[N];甘肃日报;2004年
10 王泉根;原创儿童文学的两只翅膀[N];中国艺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陶丽霞;文化观与翻译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庞希云;“人心自悟”与“灵魂拯救”[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亚娟;日本自然主义文学与中国“五四”新文学[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晓红;《小说月报》(1921-1931)翻译儿童文学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2 夏天;庞德与鲁迅“非通顺”翻译之比较[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3 郑光泽;中·韩新文学史比较[D];延边大学;2002年
4 王洁;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功能对等:《汤姆·索耶历险记》三个中译本个案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5 谭晶;[D];浙江大学;2004年
6 王红敏;主体间性视角下的儿童文学汉译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7 刘X;从功能对等角度看文学翻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金巍;鲁迅与韩国作家玄镇健小说中新知识分子形象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8年
9 彭媛媛;从目的论角度看儿童文学的翻译[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10 金巍;鲁迅与玄镇健小说中新知识分子形象之比较[D];延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389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38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