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感意象:艺术通感的灵魂——兼论艺术通感的价值及其对艺术教育的启示
本文选题:通感意象 + 创造性 ;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摘要】:通感意象由于其具有的流通性、创造性、超越性特质而成为了艺术通感的灵魂。它具有创造功能,可以根据接近性、特征性原则创造新的意象,它所创造的超现实性变形意象开拓了人的心灵世界。在艺术活动中,通感意象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艺术作品的现实规定,为人们提供了超越现实的可能,这种超越性最大限度地拓展了人对生存世界的审美感受。对通感意象的分析使我们更加明晰艺术通感的本质,也使艺术通感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凸显出来。充分地认识并且重视这些价值有利于艺术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Abstract]:Synaesthesia image has become the soul of art synaesthesia because of its circulation, creativity and transcendence.It has the function of creation and can create new imag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roximity and characteristic. The metamorphosis image created by it has opened up the world of human mind.In art activities, synaesthesia image to a certain extent transcends the practical provisions of art works, and provides people with the possibility of surpassing reality. This transcendence maximizes the aesthetic feelings of people to the living world.The analysis of synaesthesia image makes us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art synaesthesia and highlight the value of art synaesthesia to human development.Fully recognizing and valuing these values is beneficial to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民艺术素养教育研究”(09JZD000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儿童艺术通感的心理美学研究”(09CZX047)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艺术通感与艺术教育研究”(C-b/2008/01)
【分类号】:J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丽;;通感辨:文学修辞与艺术体验[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叶旦捷;《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潘志亮;论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折射的时代精神[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储小燕;;儿童文学图画书的“格式塔”式阅读[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蒋乃玢;;视觉文化语境下的媒介转换与融合——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改编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6 汪东;;对当代素描实践性教学的再认识[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吴其华;彭晋媛;;从格式塔看电影建筑空间[J];安徽建筑;2009年02期
8 邱岚;;回归传统——浅谈现代设计新趋势[J];安徽建筑;2011年05期
9 周彬;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杨天民;试析鼓励在现代美术教育中的意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攀峰;;论审美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2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意象[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与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革命——纪念钱学森倡导思维科学研究三十年[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4 杨春鼎;;形象思维研究对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意义[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5 滕瀚;孙超;;科学活动中意象的美感承载状态对问题创造性解决的作用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熙;;城市色彩规划研究及多角度指向性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珂;;论叶维廉的诗形观及创作实践[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周鹏;;消费性产品情趣化设计方法探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朱存明;;汉画像研究的图像学方法[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黄雅峰;;汉画像石、画像砖画像的西王母仙界图式分析[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冠衡;从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角度探讨植物造景艺术[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5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秀敏;建安散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8 李清敏;古埃及阿玛尔纳时期艺术成就的历史解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饶建华;东山魁夷绘画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杨亭;土家族审美文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艺;论汉字体设计中的“形”与“态”之美[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郑新新;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运用的新趋向[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栾庆伟;论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张平安;探骊中国武术中“黄金分割”思想[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冯素娟;服装平面广告图形的同构设计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f替,
本文编号:1740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740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