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大团圆”与“一悲到底”中西悲剧范式比较研究——以《窦娥冤》与《哈姆雷特》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28 23:11

  本文选题:哈姆雷特 + 窦娥冤 ; 参考:《艺术评论》2012年10期


【摘要】:正元代杂剧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作为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是关汉卿晚年的代表作。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创作的《哈姆雷特》,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代表莎士比亚悲剧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这两部看似毫不相干的中西悲剧作品却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相似的主题即借助于鬼魂伸冤。人类长期的生活实践表明,人在命运面前是渺小的、脆弱的,当中西方人们无法改变自己悲惨、不公命运时就把希望寄托于上帝、鬼魂。《窦娥冤》中的窦娥含冤受屈,满腔冤屈无处申诉,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老天、鬼魂,被斩前发下
[Abstract]:As one of the ten classical tragedies in China, as one of the ten classical tragedies in China, the "Hamlet", the father of the English drama, is one of the ten classical tragedies in China. The works of Hamlet, the father of the English drama Shakespeare,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the highest achievement of Shakespeare's tragic creation. The two seemingly unrelated tragedies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tragedies are not The long life practice of human beings shows that people are insignificant and fragile in the face of their fate, and that people in the West cannot change their misery in the middle of the world. When they are unjust, they put their hopes on God, ghosts. Put hope on heaven, ghosts, before being chaped

【作者单位】: 济宁学院中文系;
【基金】: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1ZCJG203)成果
【分类号】:I0-03;I10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玉华;;哈姆雷特与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之比较——从他们的性格矛盾试作分析人物形象塑造[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2 黄觉;;从文化翻译的角度看梁实秋、卞之琳的《哈姆雷特》译本[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4期

3 崔化;;跨越时空的精神对接——哈姆雷特与昆丁的个体悲剧结构比较[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张祥平;;莎士比亚与关汉卿悲剧的主体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莉亚;;文艺复兴后期文学与晚明后期文学悲剧意识的比较[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米静霞;张立衡;;探讨艺术的审美角度[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7 张义桂;;中庸哲学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06期

8 曹筝琪娜;;作与品成就的艺术史[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梁晨霞;《赵氏孤儿》与《麦克白斯》[N];文艺报;2007年

2 广西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蓝怀昌(瑶族);理性的自觉[N];中国艺术报;2001年

3 张葆冬;确立科学的艺术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7年

4 近代史所 张伯昭;也谈“情趣”[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刘勇 张弛;不读而还是经典的[N];文艺报;2010年

6 李建军;文学批评的绝对命令[N];文艺报;2007年

7 余友民;法官与文学的共同使命[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伍斌;上海原创精品加速迈入国内外市场[N];解放日报;2007年

9 张裕;120多个展位供不应求[N];文汇报;2007年

10 本月撰稿 王晓渔;重建文学奖的“分级制度”[N];文学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翼斌;概念隐喻翻译的认知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艳;不同的悲剧手法,同样的悲剧女性[D];福州大学;2006年

2 罗婷;《美狄亚》与《窦娥冤》情节结构比较[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培清;解构主义视角下原文与译文的关系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4 周子强;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D];厦门大学;2008年

5 杨宏鹏;人本困境:悲剧的存在论根源剖析[D];河南大学;2007年

6 李德海;青春即景[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周勇;疼痛的谱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

本文编号:1817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817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9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