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影像作为新媒体艺术语言的研究
本文选题:全息影像 + 新媒体艺术 ; 参考:《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全息影像也不断的应用到新媒体领域。目前微软公司正在积极研究全息影像技术,在未来几年全息影像技术会成为各大IT行业的杀手锏,互联网巨头Google公司也在争先研究全息影像技术,有一系列的全系产品已经问世,被广大群众所追捧,全息技术会越来越被世人关注。艺术展览开始越来越多的借助新型全息影像。随着人们眼界提高,一般的影视3d效果逐渐不满足不了大众对三维立体成像视觉效果需求,全系影像技术以及新兴数字全息技术的发展和水雾幕布等成像媒介研究成果的出现,全息影像开始成为了新媒体艺术的语言,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本次研究借助全息影像艺术语言去创作艺术作品,利用光原理形成具有真实维度空间的立体影像。使观众能够看到飘浮在空间中不断变幻的影像和图形,将全息影像技术融入艺术创作,把艺术作为立足点去进行再创造,运用其自身逼真性,立体三维与假定的虚拟性的特质可以给观众带来了新的艺术体验,更能满足观众内心对幻觉的渴求。全息影像技术还会追求更高影像的色彩鲜艳,对比度清晰度和三维成像技术,实现真正的实现空间成像,在艺术创作中加入媒体交互模块,融入了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多种形式。采用全新的全息影像技术与新媒体艺术相结合,启迪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彻底颠覆传统的被动观看展示作品的审美体验。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edia technology, holographic image has been applied to new media field. At present, Microsoft is actively studying holographic technology. In the next few years, holographic technology will become a major IT industry killer. Internet giant Google is also scrambling to study holographic technology. There are a series of products have been published by the masses, holographic technology will b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world. Art exhibitions began to rely more and more on new hologram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vision, the general 3D effect of film and television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public for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hole system of image technology and the new digital holography technology,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imaging media such as water mist curtain, etc. Holographic image began to become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art, combined with new media art. In this study, the holographic art language is used to create works of art, and the principle of light is used to form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with real dimensional space. So that the audience can see floating in the space constantly changing images and graphics, holographic image technology into art creation, art as a foothold to re-create, using its own lifelik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dimensional and hypothetical virtuality can bring the audience a new artistic experience and satisfy the audience's desire for hallucinations. Holographic image technology will also pursue higher image color, contrast clarity and 3D imaging technology, realize the real realization of spatial imaging, add media interaction module in art creation, and integrate vision, hearing, smell, A variety of forms of touch. The new holographic image technology and the new media art are adopted to enlighten the artists to create better works of art and to subvert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traditional passive viewing and displaying works.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晔;;新媒体艺术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王振兴;;新媒体艺术的特征和本质[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3 方兴;郑杨硕;;新媒体艺术的现状与未来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3期
4 刘筱;;何为新媒体艺术?新媒体艺术何为?[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谢卉;;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品格探议[J];装饰;2006年08期
6 闻婧;张乃中;;浅谈新媒体艺术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J];电影评介;2007年12期
7 徐静;傅畅;;新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带来的美学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8 姜积会;;浅谈新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7年12期
9 胡明;;浅谈新媒体艺术的特征[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23期
10 苌苌;;走向“合成时代”的国际新媒体艺术[J];艺术.生活;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郭红梅;;新媒体艺术的空间叙事[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鲁晓波;;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基础理论与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侯利霞;;解读新媒体对传统文化的诠释[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2[C];2013年
4 李鹏;;试析艺术与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艺术[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5 黄泽蓉;;浅析项目教学法在新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应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6 单鹏;;媒介环境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传播[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朱印海;高增平;;论新媒体艺术传播中文本与视像互动迁移中的审美思维方式[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胡勇;沈旭昆;;真实感材质建模技术与新媒体艺术[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4)[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许鹏;呼唤新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 桐;加强国际交流引领新媒体艺术发展[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3 高士明;非线性叙事:新媒体艺术的现实与选择[N];美术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郑立华;新媒体艺术:用技术玩耍艺术[N];中国商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余宁;艺术家要了解新媒体[N];中国艺术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仇方迎 赵凤华;新媒体艺术学科建设的三大焦点[N];科技日报;2007年
7 丁薇;如何让新媒体艺术葆有健康的生命[N];中国艺术报;2007年
8 本刊实习生 李志勇;新媒体艺术:收藏视野中的新势力[N];中国艺术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杨琳;新媒体艺术家金江波:游走于艺术与商业之间[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杨琳;已有藏家开始新媒体艺术收藏[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丹青;论新媒体艺术中空间与时间的理解与表达[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2 刘然;新媒体艺术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何滢
本文编号:19043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04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