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鲁迅小说杨译本中谓语动词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26 12:43

  本文选题:鲁迅小说 + 汉英翻译 ; 参考:《语言与翻译》2015年03期


【摘要】:鲁迅小说英译本研究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从杨氏夫妇英译本中能挖掘许多新认识和新发现。汉英翻译中句式如何架构,谓语动词如何选择,这些都是译者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必须面对的难题。文章通过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从英汉句法对比的角度,分析和归纳杨氏夫妇在英译鲁迅小说时如何处理句子主谓结构的架设,探讨其谓语动词的选择。
[Abstract]:The study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 Xun's novels is an enduring topic, and many new understandings and discoveries can be found from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Young's and his wife. How to construct the sentence structure and how to choose the predicate verbs in C-E translation are all the difficult problems that the translator must face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By using a corpus approach,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induces how the Young and his wife deal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sentence subject-predicate structure in their English translation of Lu Xun nove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probes into the choice of their predicate verb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语料库驱动的鲁迅小说英译本对比研究”(2014SJB016) 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2014CW03)
【分类号】:I046;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克非;;中国英汉平行语料库的设计与研制[J];中国外语;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金声;通过喻体对照探讨英汉比喻互译的途径[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2 翟红梅;英汉翻译中的转换手段—引申译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郑燕怀;论“垂悬分词”的两重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张德让,翟红梅;论译语文化与文本选择[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赵文辉;;英汉词汇衔接对比与翻译[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王薇;;现代英语语法中虚拟式的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沈晓玲;;英语语法教学中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俞德海;;跨文化翻译中的错位与应对[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张玲;;翻译中的文化因素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10 祝钰;;翻译策略中的“归化”与“异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红时;;语篇分析的表达能力探索与实践[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薛雯;;浅谈主谓语一致关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八辑)[C];2011年

3 范红升;;英汉词典中习语语源的注释问题[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林晶;;从系统功能语法看中英法律语言的异同[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锡纯;;从“龙”的翻译看国俗词语的英译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徐琴;;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翻译对策[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何莉;;科技论文英文摘要中存在问题分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九集)[C];2000年

8 叶济蓉;;科技期刊英文摘要常见语法错误例析[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二集)[C];2004年

9 李现云;王丹;;英语“have+VP”与汉语“有+VP”对比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辑)[C];2012年

10 余高峰;;翻译中的超语言因素[A];第十四届全国科技翻译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仇贤根;外宣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常欣;中国大学生英语句子加工的认知神经机制初探[D];吉林大学;2011年

3 乔翔;汉英形修名结构对比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刘单平;《孟子》三种英译本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向红;互文翻译的语境重构[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郭靓靓;中英文同传译语序处理方式的选择与原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吴春红;现代汉语位事范畴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宋海云;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9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霞;文化视角下《围城》中隐喻的翻译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韩雨苇;东坡词英译赏析—审美移情视角[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彭静;语篇翻译中的衔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晓东;口译中的灵活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董丹丹;同声传译中的顺译技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张一帆;从功能对等理论看中西翻译思维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敏;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异化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肖爽;汉英成语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向书桂;研究生历史现在时水平与感知学习风格相关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莉;《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成语翻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洪武;王克非;;论元实现的词汇化解释:英汉语中的位移动词[J];当代语言学;2010年02期

2 王克非;秦洪武;;英译汉语言特征探讨——基于对应语料库的宏观分析[J];外语学刊;2009年01期

3 吴昂;黄立波;;关于翻译共性的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4 秦洪武;王克非;;基于对应语料库的英译汉语言特征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2期

5 何文忠;王克非;;英语中动结构修饰语的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年04期

6 秦洪武,王克非;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语言分析——以“so…that”的汉语对应结构为例[J];现代外语;2004年01期

7 李德超;王克非;;新型双语旅游语料库的研制和应用[J];现代外语;2010年01期

8 王克非;新型双语对应语料库的设计与构建[J];中国翻译;2004年06期

9 王克非;胡显耀;;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汉语词汇特征研究[J];中国翻译;2008年06期

10 王克非;胡显耀;;汉语文学翻译中人称代词的显化和变异[J];中国外语;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庆刚;关于鲁迅小说民俗性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夏德勇;也谈鲁迅小说的外聚焦问题[J];怀化师专学报;2000年04期

3 倪晓燕;浅析鲁迅小说中生与死的二元对立描写[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4 余学新;浅谈鲁迅小说中成语的活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杨予平;谈鲁迅小说中的“我”[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6 涂宇明;;无畏与恐惧——浅析鲁迅小说中的几位女性形象[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7 李允经;赵延年《鲁迅小说木刻插图》序言[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06期

8 肖振鸣;丰子恺漫画与鲁迅小说[J];鲁迅研究月刊;2001年10期

9 梁向阳;试论鲁迅小说《怀旧》创作的心理机制[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郝明工;鲁迅小说启蒙的意识构成试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琼英;;翻译与创作:鲁迅小说篇章建构机制的现代转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刘国文;金乃茹;;对立统一规律在鲁迅小说创作中的运用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以鑫;;鲁迅小说:永存的对话世界[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4 汪晖;;自由意识的发展与鲁迅小说的精神特征[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作家作品研究卷(上)[C];2009年

5 史志谨;;鲁迅小说《奔月》解读[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吴学辉;;试析鲁迅小说语言之幽默特色及其实现途径[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长华;;自我认知的难题:鲁迅小说与故人相逢叙事[A];鲁迅与“左联”——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丁景唐;;关于延安出版的《一件小事》[A];浩气千秋民族魂——纪念鲁迅逝世六十周年论文集[C];1996年

9 王野;;“革命文学”论争与福本和夫——关于鲁迅小说及新文学革命现实主义发展中的个性主义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10 徐越化;;浅谈茅盾关于鲁迅小说的评论特色[A];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上册)[C];198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莫聿;从鲁迅小说中得来的真知识[N];文艺报;2004年

2 王福和;画家笔下的鲁迅小说[N];绍兴日报;2011年

3 王恒;鲁迅小说新解读[N];湖南日报;2004年

4 ;《鲁迅小说全编绘图本》出版[N];人民日报;2002年

5 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N];文学报;2003年

6 记者 赵彤宇;鲁迅小说有了绘画本[N];中华读书报;2002年

7 贾关法;名家合璧插图集[N];中国商报;2003年

8 肖振鸣;丰子恺漫画与鲁迅小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9 曹文轩;“细瘦的洋烛”与作家的品质[N];文艺报;2011年

10 姚宏越 陈刚;这是件挺难得的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淑芳;鲁迅小说与戏剧[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丁海波;鲁迅小说的人学思考与文化批判[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志明;鲁迅小说时间诗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曹禧修;抵达深度的叙述[D];河南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芙蓉;鲁迅小说的诗意特征[D];兰州大学;2011年

2 段双全;论中学鲁迅小说教学新拓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何平滚;鲁迅小说与审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郭宇;鲁迅小说英译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郭金玉;鲁迅小说叙事空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薛文礼;论民俗文化与鲁迅小说创作[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献涛;鲁迅小说的复调性[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陈松林;论“亮色”—鲁迅小说的辩证艺术[D];南昌大学;2007年

9 张娜;鲁迅小说中动词的修辞阐释[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薛淑敏;鲁迅小说的民俗意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37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1937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5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