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构成思维:实现艺术创新的关键

发布时间:2018-09-17 06:33
【摘要】:正引言构成思维,是本人通过艺术创作实践提炼出的一个新概念。面对党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命题,面对"艺术创新"日益成为我国文艺创作者不容回避的历史责任和高度的文化自觉,面对国外媒
[Abstract]:Facing the proposition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cultural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of socialist culture" put forward by the Six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7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facing the fact that "artistic innov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n unavoidable historical responsibility of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eators And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consciousness, facing foreign media.
【作者单位】: 武警政治部;
【分类号】:J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卫;中国传统丑观念初探[J];重庆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马良信;论《淮海词》的艺术风格和作者的个性气质[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3 姜耕玉;艺术情境创造:隐与显 动与静──艺术辩证法之一[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孙虹;从隐括修辞看宋词与诗合流的文体演变轨迹[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赵红;浅论高适与王昌龄边塞诗的异同[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张忠勇;整体性思维方式与中国古代文学审美特质[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张利群;;中国古代意象论的文论与美学意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马茅赓;传统人格模式与王国维境界说[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杨景龙;宋代咏梦词综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刘小新;论20世纪中国文论主体性思想的形成与演变[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日晖;《水浒传》接受史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小丽;宋代咏史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心慧;试论李渔商业化“治生”方式对其曲论及剧作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2 周春艳;论辛弃疾词为两宋第一及辛词作为审美理想对于词体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日红;淡妆浓抹总相宜——西厢记语言美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夏青;芳草在沼泽中—论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古典主义倾向[D];山东大学;2005年

5 梁昭;从文化语境角度看宋词的翻译[D];重庆大学;2005年

6 宋先红;“苏门四学士”的贬谪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高欣荣;何其芳早期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传统[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志;刘熙载《艺概》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9 滕桂华;奇伟瑰丽 深情隽永[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彦妮;夏侯湛集校注[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贝;;浅谈现代艺术教育对高校文化教育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2 王海鸥;张育甲;;从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的“问题情境”审视艺术创作与创新[J];艺术百家;2010年S2期

3 张继钢;;寻找原点——军事文艺创新系列谈之五[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艳丽;;由当代中国行为艺术引发的批评[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勇;艺术创新的思考[N];文艺报;2005年

2 吴为山;艺术创新急需摆脱负面因素[N];人民政协报;2009年

3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吴为山;“假大空”与浮躁心理阻碍艺术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4 北京大学教授 策展人 彭锋;艺术创新是一种新的可能性[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中国画学研究会副会长、相对画派创始人 薛宣林;论艺术创新的本质[N];美术报;2006年

6 朱中原;学术和艺术创新不是喊口号[N];美术报;2009年

7 于平;服务“两个面向” 实现艺术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6年

8 于平;服务“两个面向”实现艺术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7年

9 于平;服务“两个面向” 实现艺术创新[N];人民日报;2006年

10 董天恒;艺术创新要成为国家院团的思想与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骏逸;找寻心灵的自由——论朴素艺术的精神启示[D];天津美术学院;2010年

2 谢晓英;从八件艺术作品看隋唐时期的艺术创新观念[D];山西大学;2007年

3 杨帆;西方流行文化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08年

4 柳宇新;科技的进步与艺术的发展[D];山东大学;2005年

5 张璇;来自灵魂的呼叫与现实的忧患[D];海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勇强;“三言”与《十日谈》叙述艺术比较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7 王昌凤;论现代艺术的陌生化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胡小燕;艺术自律的困境[D];西北大学;2010年

9 郭丽姿;新媒体艺术鉴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微;文化社会学视野下的新媒体艺术论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45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45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a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