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易的翻译
[Abstract]:Although scholars agree that Wei Yi is Lin Shu's most important collaborator, the translation of Wei Yi has been neglected. Wei Yi was the first translator who touched on the criticism of "national characte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He also advocated helping Chinese literature gain world status through extensive translation of Western novels. Wei Yi's translation is creative and full of the tension of "native" and "western" competition. His translation thought reveals a clear cultural strategy of "translation-Huitong-Suosheng". "Wei Yi's translation" is not only the basis for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of "forest translation novels", but also has its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as far as its own value is concerned.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I046;H31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跃铭;《马可波罗游记》在中国的翻译与研究[J];江淮论坛;1981年03期
2 杨志玖;百年来我国对《马可波罗游记》的介绍与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淞;;从李R既讼窒蠓此肌叭甏蔽难肥樾粗械牧髋杉芄筟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石现超;徐建华;;自然描写与中国现代抒情小说[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谭光辉;;论李R既送砥诘奈鞣嚼硐隱J];当代文坛;2011年05期
4 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J];当代文坛;2011年S1期
5 李群;;日本体验与近代中国尚武思潮的发生[J];东疆学刊;2011年01期
6 赵华;;从父母专制到婚姻自由——20世纪初婚恋小说的伦理叙事[J];东岳论丛;2011年02期
7 朱水涌;严昕;;中国文化现代转型中的闽籍学者[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8 邱焕星;;现代性、近代性[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潘红;;林译小说对中国叙事文体的影响——以《撒克逊劫后英雄略》的文本视角特点为例[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宋琦;;略论“现代文学”的建构问题[J];黄海学术论坛;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丁帆;;新旧文学的分水岭——寻找被中国现代文学史遗忘和遮蔽了的七年(1912—1919)[A];“辛亥百年与四川小说创作”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当代文坛》2011年增刊)[C];2011年
2 单正平;;梁启超文学功能论的再认识[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华;清末十年小说与伦理[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杜波;五四文学期刊的现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鑫;晚清标“新”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继林;民间话语与五四新诗[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6 罗滋池;未完成的现实主义:1920年代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多种面向[D];上海大学;2010年
7 贾国宝;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D];复旦大学;2011年
8 张霞;出版与近代文学现代化的发生[D];复旦大学;2011年
9 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翼;中国现代散文诗的诗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邵会;《茶花女》汉译本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郑立峰;未竟的现代性诉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徐静;镜像与真相[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杜成煜;见证历史的个人书写[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先宇;李R既诵∷涤搿俺鞘小笔樾碵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丹;探索中国小说的现代性[D];暨南大学;2011年
8 李金凤;清末民初外来文化的传入及对海上画派的影响[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朱艳丽;北京女高师作家文学创作中的两性关系[D];新疆大学;2011年
10 张玲;中国近代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转型及其学科建设意义[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符家钦;百部虞初救世心[J];译林;1996年04期
2 文贵良;林译小说:文学汉语的现代冲突[J];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04期
3 陆艳;;翻译规范理论关照下的林译小说[J];作家;2011年14期
4 罗天靓;;翻译适应选择论下的林译小说[J];宜宾学院学报;2010年09期
5 王瑜;;古法之卫道,抑或新派之革新——论林译小说文言运用的必然及潜质[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廖蓓辉;;从林译小说看赞助人对译介活动的操控[J];云梦学刊;2008年05期
7 胡全章;;林译小说《巴黎茶花女遗事》的文学史意义[J];中文自学指导;2009年01期
8 杨丽华;王松林;;从翻译文化派角度看林译小说[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9 李军胜;;从林纾的翻译思想看林译小说的地位和影响[J];考试周刊;2011年07期
10 刘菊;;论林译小说的“信”与“讹”[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志光;;林译《黑奴吁天录》中的民族文化意识分析[A];2010年贵州省外语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杨玲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林译的认同错位与文化调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殷国明;在翻译的大洋里探索 追寻和创造美[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潘红;林译《迦茵小传》:意识形态规约下的修辞重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杨;林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刘宏照;林纾小说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美莲;“林译小说”及其‘误译’的描述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张敬兰;从多元系统理论角度看林纾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3 文月娥;从目的论看林纾与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华杰;从解构主义视角看林译《黑奴吁天录》[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林玩凤;重评林纾和林译小说的文化价值[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文学;“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黄静雅;从文化传播全球化角度看林译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罗天靓;翻译适应选择论下的林译小说[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9 陆艳;规范与翻译:林纾翻译的描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常笑;从目的论角度看林纾与魏易合译的《块肉余生述》[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56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56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