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俯仰天地与中国艺术精神

发布时间:2018-10-20 12:30
【摘要】:俯仰天地不仅是我们古人对宇宙和自身的认知立场,也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学理论最基本的思想之一,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正是以俯仰天地这种精神而进行审美观照,古代作家才能在专制威权的现实世界中不断创造出刚健、大气、清通和自然的文学世界。而要改变我国当代文学萎靡不振、媚俗小气等现象,也只有靠我们的作家在精神上接上古代这种俯仰天地的气质。
[Abstract]:Pitching heaven and earth is not only the cognitive stand of our ancients to the universe and itself, but also one of the most basic thoughts of the early literary theory of ancient China, which embodies a kind of high spiritual pursuit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 It is in the spirit of admiring heaven and earth that the ancient writers can create a vigorous, atmosphere, clear and natural literary world in the real world of autocracy and authoritarianism. In order to change the malaise and vulgarity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we can only rely on our writers' spirit to connect with the ancient temperament of looking up to heaven and earth.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肽频;;父亲的遗产[J];现代交际;2006年04期

2 曹建勋;;烈士父亲的精神遗产[J];世纪行;2000年09期

3 何宗焕;;给孩子讲点家史[J];湖南教育(教育综合);2008年02期

4 贾玉民;论中国现代情爱文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5 胡焕龙;;周作人日本文化研究对中日文化互读的启示[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李林荣;;作为遗产和资源的“新时期文学”[J];东岳论丛;2008年06期

7 范兆琪;鲁迅教育思想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8 梁尚玉;情词壮美 浩气长存——浅谈林觉民《与妻书》的写作背景及艺术特色[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2期

9 徐彦;;浪子回头[J];故事世界;2006年02期

10 陈思和;;傅雷的精神遗产[J];文学教育(下);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摩罗;;巴金的精神遗产[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2 洪子诚;;巴金的精神遗产[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3 何国瑞;;坚持社会主义文艺的价值取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巴金精神遗产探讨暨《随想录》出版二十周年座谈会相关报道[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5 谢有顺;;“他在,就还不是完全的黑暗”——纪念巴金逝世一周年[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6 黄亚洲;赵长天;王旭烽;宗福先;潘凯雄;应红;柏原成光;李存光;坂井洋史;摩罗;陈思和;李辉;李喜卿;周立民;张业松;辜也平;谢泳;刘喜录;刘涛;;巴金精神遗产探讨暨《随想录》出版二十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7 夏晋熊;张富强;;白吉尔教授近著《孙逸仙传》简要述评[A];近代中国(第六辑)[C];1996年

8 周立民;;编后记[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9 谢冕;;与欢乐而悲苦的时代同行——在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A];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包明德;值得珍惜和倡扬的精神遗产[N];文艺报;2009年

2 张新颖;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遗产[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董大中;“能说”:赵树理的一笔精神遗产[N];文艺报;2000年

4 张万新;长征:人类的非物质遗产[N];财经时报;2006年

5 吴怀尧;鲁迅精神遗产[N];财经时报;2007年

6 梁鸿鹰;这笔精神遗产永远值得记取[N];文艺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陆成钢 本报记者 孙飞翔;伟大的艺术是可以把人与人之间距离缩小的[N];嘉兴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沈山;八十年代:记忆与想象[N];财经时报;2006年

9 潘启雯;以生命的名义反思[N];西安日报;2008年

10 黄健;回到现场解读经典[N];文艺报;2007年



本文编号:2283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283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6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