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文学理论论文 >

俄罗斯当代行为艺术的文化视角

发布时间:2018-10-31 13:42
【摘要】:从70年代开始发展的俄罗斯当代行为艺术是"俄罗斯第二次前卫艺术运动"中一股重要的艺术潮流,并构成了90年代莫斯科艺坛上最引人瞩目的现象。40多年来,行为艺术界涌现出莫纳斯蒂尔斯基、库利克、布列涅尔、奥斯莫洛夫斯基等著名艺术家,以及"集体行动"、"巢穴"、"蛤蟆菇"、"艾提运动"等行为艺术小组。在创作方法上,俄罗斯的行为艺术同西方行为艺术有很多相似之处,如运用身体语言、利用公共空间、借助媒体舆论等。但在创作内容和目的上表现出深刻的文化内涵。艺术家们借助行为艺术表达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对世界文化的眷恋以及对生活和艺术本质的探索。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art of Russian behavior, which began to develop in the 1970s, is an important artistic trend in the second Russian avant-garde art movement, and constitutes the most remarkable phenomenon in Moscow's art world in the 1990s. For more than 40 years, Some famous artists, such as Monastilski, Kulik, Blenere, Osmolovsky and so on, have emerged in the field of behavioral art, as well as acting art groups such as "collective action", "nest", "toad mushroom" and "Aiti movement". In terms of creative methods,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between Russian and Western behavioral art, such as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the use of public space, the use of media public opinion, and so on. But it shows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the content and purpose of creation. Artists express their concern for social development, their attachment to world culture and their exploration of the nature of life and ar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黑龙江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诗与画的承袭与演变”[13BWW034] 浙江省哲社科规划项目“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美术思潮与创作动向研究”[11JCWH16YB]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同题项目[11YJA760076]的阶段性成果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分类号】:J151.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海洪;;从尼洛夫娜到萨姆金──高尔基的一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史云燕;;评俄罗斯新农民作家作品——以谢尔盖·叶赛宁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12期

3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与“五四”抒情小说[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4 刘建荣;韩静池;;宗教信仰引导下的俄罗斯文学[J];长城;2009年06期

5 赵杨;人性与人道·社会与历史——浅探索尔仁尼琴笔下的艺术世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张建英;;新俄罗斯文学的叙事框架[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7 刘敏娟;;20世纪世界文坛的奇葩——当代苏联生态文学管窥[J];成功(教育);2007年10期

8 孙海英;;皮利尼亚克作品的圣愚化[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明琦;人生·路·诗歌——勃洛克的生活与创作[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王崇梅;;谈音乐性视角下的基础俄语教学[J];大家;2010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天红;中国现代新诗理论与外来影响[D];吉林大学;2011年

2 何青志;隐含作者的多维阐释[D];吉林大学;2011年

3 曹海艳;顿河哥萨克的群体精神真理探寻与历史悲剧[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谢周;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大师和玛格丽特》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5 宫月丽;从俄罗斯文学透视俄罗斯的宗教哲学理念[D];吉林大学;2007年

6 高建华;库普林小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邱静娟;继承与超越[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程殿梅;流亡人生的边缘书写[D];山东大学;2010年

9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10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琼;布宁小说中的普世性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雅婷;什梅廖夫作品中的俄罗斯形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魏宏娜;从拯救到被拯救——白银时代文学作品中知识分子形象的转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艳慧;马雅可夫斯基诗歌的艺术世界[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代鹏;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赵晔;论康斯坦丁·巴尔蒙特诗歌中的象征主义[D];吉林大学;2011年

7 黄莹莹;阿赫玛托娃《安魂曲》的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李江华;影响与启示[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9 付合梅;最后的周扬 人性的高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袁文君;从政治现代性的视角审视俄罗斯“白银时代”主体观的兴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杰泓;;行为艺术语言论[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沈浩;;期待走上商业化的行为艺术[J];世界发明;2007年07期

3 管文明;;饕餮江湖,,饕餮艺术[J];世界发明;2007年07期

4 ;言论[J];东方艺术;2009年07期

5 张闳;;行为艺术中的身体主权[J];上海采风;2010年06期

6 闻松;;行为艺术的价值呈现:边缘性、小众化与方法论[J];荣宝斋;2011年06期

7 ;国外行为艺术背景[J];中国社会导刊;2001年03期

8 张三夕;;论行为艺术与现代艺术的极端经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鲁红;孙振华;;行为艺术在中国(下)[J];读者(原创版);2009年03期

10 谢丽君;“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笔谈讨论(13) 对后现代“行为艺术”与话语的诘难[J];美术;200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吴艳丽;;由当代中国行为艺术引发的批评[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3 ;韦启文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鹿炳君;;以艺术的名义——伪前卫艺术的策略与招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吴元迈;;关于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的思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鲁晓波;;信息环境中的新媒体艺术基础理论与发展[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十一届年会暨“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学的当代性”学术研讨会纪要[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杰;;走向新世纪,探索新方法(代序)[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晋;行为艺术出场 皇帝的新装[N];社会科学报;2002年

2 川之林;除了裸,行为艺术不能来点别的?[N];中国文化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毕武英;“行为艺术”之惑[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鲁虹 孙振华;行为艺术:游走在社会的边缘[N];深圳商报;2006年

5 赖大仁;以生命和艺术的名义起诉[N];文艺报;2003年

6 史晶楠;裸体行为艺术还能裸下去吗[N];中国商报;2007年

7 刘培;“梨花体”行为艺术与杂耍何异[N];东方早报;2007年

8 察己今;别玷污了艺术之名[N];中国教育报;2008年

9 刘天舒;“行为”不能少了艺术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秋竹;行为艺术可以沦落成“卖肉”[N];江苏科技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笑男;作为观念的影像[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2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3 周瑞敏;诗歌含义生成的语言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笃;意大利“贫穷艺术”与日本“物派”比较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5 韩巍;平行原则下的唐诗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艳艳;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的怪诞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高洁;当代行为艺术的审美解读[D];郑州大学;2011年

3 王晓培;对中国行为艺术的省思[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满;1985-2005年中国行为艺术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谢儒杰;论上世纪中国行为艺术的社会现实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高峰;从“行为艺术”到“行为摄影”[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靳小云;方向·迷失——对中国当代行为艺术现状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杨远峰;论中国行为艺术的发展历程[D];山东大学;2008年

9 杨艳;从观念和媒材研究中国当代艺术的实验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铁梅;浅论后现代艺术在中国[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024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3024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0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