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中的“真理”危机与“反美学”
[Abstract]: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th" crisis and "anti-aesthetics" in post-modern context. Deconstructionism completely dispels the discourse of truth such as logos, knowledge-power, textual truth, historical truth, Eurocentrism, gender myth and so on. Standard relativism and cognitive relativism fundamentally shake the rationality and legitimacy of knowledge-truth discourse. Modernist anti-aesthetics and post-modern anti-aesthe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risis of truth in the present post-modern context. The former is devoted to the negative art of "judging ugliness", and the latter completely breaks the will to seek truth and aesthetic complex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The popular study of mass culture and the aesthetic discussion of daily life in Chinese and western scholars are the symbols of the rise of post-modern anti-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语言批评的知识状况和问题意识”【项目编号:07JA751025】
【分类号】:I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喜贵;阿隆对韦伯相对主义的批判与超越[J];现代哲学;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甜甜;;论《聊斋志异》的“戏言生事”叙述模式[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6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车晓勤;试析转型期文学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五三;;批评报道作为治理技术——市场转型期媒介的政治-社会运作机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3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李红秀;;新世纪文学与大众传媒[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钱文亮;;道德归罪与阶级符咒:反思近年来的诗歌批评[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傅守祥;;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现代性突围与大众文化批判[A];“后现代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田维绪;;贵州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消费社会学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杜云南;;城市·消费·文学·欲望[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吴晓;;旅游景观展演与民间艺术的消费叙事——湘西德夯个案的文化阐释[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廖卫华;消费主义视角下城市遗产旅游景观的空间生产[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10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中的反权力话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蔡芝武;毕飞宇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喻红华;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邓颢;娱乐化浪潮下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克利;阿隆与“意识形态的终结”[J];读书;199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亮;;漫议解构主义语境下翻译标准的嬗变[J];作家;2010年02期
2 钱晓田;;后现代的解构与颠覆——从“平面化”看冯小刚电影特色[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3 刘建军;;后现代语境下基督教文化形态的基本特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唐小田;唐艳芳;;从“戴着脚镣跳舞”到“自为的存在”——关于译者主体地位演进的哲学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崔斌;;后现代语境下存在主义美学的当代意义[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7期
6 曾耀农,曾忆梦;“解构主义与新时期影视”研究述评[J];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魏家文;王冉;;后现代语境中的当代服饰艺术[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杨远南;;唐诗论域研究的后现代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王建仓;;“红学”的后现代时期[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闫爱华;;“误读理论”之解析——对解释学的一种反思[J];艺术探索;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威;;标准的缺失——关于后现代语境中的艺术标准问题[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常春兰;;库恩哲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耕;;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的幽灵》[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4 尹鸿;;轻之惑: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电影[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霍跃红;;回归翻译伦理:译者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闫文芳;;解构主义建筑与我国和谐社会相悖[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谭晓丽;;韦努蒂的解构翻译思想新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邓庆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当代建筑创作[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家莲;;道德的超自然性与社会公德的建立[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静美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后现代语境中组织制度的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章海霞 综合;解构主义与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9年
3 胡志刚 江苏工业大学;相对主义研究的新视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胡水君;后现代语境下的法律与正义[N];中华读书报;2001年
5 陈众议;向着重构的整合[N];中华读书报;2009年
6 费多益;后现代语境:科学哲学何为[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杨一帆;韦努蒂解构主义的异化翻译策略及在中西语境下的两种文化立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8 岳刚德;现代和后现代语境下的课程话语[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马也;后现代语境中的“艺术”[N];文艺报;2004年
10 程一聪 整理;解构,,通向更幽深的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隽;超越相对主义[D];吉林大学;2004年
2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4 杨丽娟;原型理论与后现代语境下文学的文化批评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毕文胜;科学说明相关性问题及其解答[D];厦门大学;2007年
6 杨炳菁;后现代语境中的村上春树[D];吉林大学;2009年
7 覃世艳;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D];苏州大学;2006年
8 刘燕;后现代语境下的认同建构[D];浙江大学;2007年
9 王宗杰;新世代女性文学の位相[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倩;翻译研究范式的变革:从解构到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魏清光;语境与文学翻译[D];上海海运学院;2002年
3 夏智姣;创造性误读:一种解构主义翻译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丽静;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译作的地位[D];重庆大学;2003年
5 张珏;从诗歌翻译看译者主体性[D];河海大学;2007年
6 张戌敏;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阈下的《黄帝内经·素问》翻译[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7 胡素平;从解构主义角度论英文电影片名改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高璐夷;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与《论语》翻译[D];厦门大学;2008年
9 殷文;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07年
10 赵超;信息技术背景下设计的消解与重构——被解构的设计权力话语[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47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47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