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学院艺术”
[Abstract]:When we examin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we will find that it is quite difficult and complex to evaluate the role played by colleges and college art in this process. On the one hand, college ar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synonym for restriction, conservatism and closure in this contemporary artistic context, which is based on the standard of "avantgarde" or "avant-garde". Many contemporary artists not only express their anti-college attitudes in their works, but also use them as an artistic language to promote their own artistic creation.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other hand, some artists who are deeply involved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ncluding a group of young and middle-aged artists born in the 1970s, who have been active in the art world since 2000, have their own background of college education. Even college identity. Their "avant-garde" and "avantgarde" do not seem to be restricted by the so-called "college system", but take it as a nutrient and benefit from it.
【作者单位】: 四川成都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1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河清;;“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理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笔谈讨论(56)——“中国当代艺术”是中国制造的西方艺术(《艺术的阴谋》第八章)[J];美术;2006年01期
2 李峰;;中国当代艺术之收藏——兼及2006春中国油画拍卖回顾[J];东方艺术;2006年13期
3 陈荣义;;转身看见美丽——盘点2006中国当代艺术[J];艺术评论;2006年12期
4 张哲;苏海平;;当代艺术收藏 昂贵的热情[J];中国电子商务;2007年03期
5 潘欣信;;潮流至上 中国当代艺术何以春风得意[J];大美术;2007年05期
6 王葳;;亚洲当代艺术新视点——写在上海国际当代艺术展后[J];东方艺术;2007年19期
7 周文翰;Lois Greenfield;;当“新潮”成为“经典” 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J];明日风尚(生活态度);2007年12期
8 ;“艺术慈善中国·2008中国当代艺术国际巡回展”拉开序幕[J];艺术与投资;2008年08期
9 周功华;;走出文化表征 走向文化表达——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质疑[J];东方艺术;2008年20期
10 ;“价格涨了两千倍”中国当代艺术品缘何被炒如此之高?[J];中国乡镇企业;2008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牟建平;当代艺术是否“昙花一现”?[N];北京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明慧;当代艺术离大众有多远[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邱家和;两大巨头共同发力中国当代艺术[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陈念;中国当代艺术步入多事之秋[N];中国商报;2006年
5 本报艺术投资分析员 学东;中国当代艺术接近完整“拍卖链条”[N];上海证券报;2007年
6 高鸿;走在锋刃上的中国当代艺术[N];美术报;2008年
7 Mont Sant Micheal;中国当代艺术奖:老瓶装新酒[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夏彦国;印尼华人对中国当代艺术热情不减[N];北京商报;2009年
9 文化部副部长 王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需要建构自身的当代性[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万春;“共同渡过·中国当代艺术界赈灾义拍”举行[N];人民政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鸿渊;东施效颦[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5 聂琦峰;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因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6 曾彦斌;回到本地[D];中山大学;2004年
7 亢亮;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盲目性[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8 卢征远;当代艺术坐标系统与自我剖析[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张婧;重塑文化立场[D];天津美术学院;2010年
10 魏津;中国当代艺术中情色问题的表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22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49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