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对中国艺术精神主体的发掘和发现
【作者单位】: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1YJA75105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12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波;彼皆绝代才 形去留其神——归有光与蒲松龄古文艺术相通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3期
2 周文斌;浅谈董其昌的审美理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3 江瀚;;略论荀子礼乐学说之思想意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4 李革新;;从自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论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5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7 伏爱华;;徐复观对庄子美学思想的再发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胡万年;;奥古斯丁自由意志概念的形而上维度——兼与康德自由意志的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王建军;;康德自由理论的两个前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李涛;;古代文论阐释的“陷阱”——兼谈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灏;;没有经验支持,陈述如何为真?——论分析陈述特有的证实方式[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卞敏;;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A];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许健;;论国际合作原则在国际环境保护领域的拓展[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楠;吴昊;;论新古典主义设计的审美[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长福;;马克思主义:从建构性理想到调节性理想——借康德的视角来看[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6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7 李昌舒;;论白居易的诗、酒与琴及其美学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张静;;论三种“自然”观念透视下的汉魏思想变迁[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 论文集上[C];2010年
9 龚妮丽;;孔子乐教思想的现代意义[A];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卷三)[C];2004年
10 刘蔚;;宋代绘画与宋代田园诗[A];第四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吴童立;莱布尼茨论统一性:观念、实体、现象[D];南开大学;2010年
7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胡俊红;中国家具设计的民族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10 尚莹辉;新时期中国重彩艺术语言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耕耘;静观万象——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境界[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腾飞;水彩画当怀文抱质——画面与精神共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国;试论倪瓒“聊以自娱”的绘画美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沙沙;论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杨铭;先秦儒道游观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一;;唐君毅学术渊源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薛立波;;论唐君毅早期思想中的生死问题意识[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何一;;唐君毅学术思想二题[J];宜宾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路开源;;《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J];飞天;2011年12期
5 郑宗义;;唐君毅论人文学术[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郭齐勇;;萧,
本文编号:2549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wenxuell/2549683.html